二、1949:回望风雨半世纪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最初是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矛盾与冲突,清政府与孙中山的革命党之间的斗争;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中国陷入了地方军阀间的混战,直到国民党军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其后,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十年内战。紧接着,是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战争。最后是通过三年的解放战争,于1949年10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这样,中国在革命与战争的腥风血雨中度过了20世纪的前50年。
帝制终结与军阀混战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于1902年返回北京,带着几分不情愿,她主持开始了改革新政,包括筹军饷、练新军,废科举、办新学,改革官制,修订新律等。
所谓新军,就是“新建陆军”,其实从甲午战争之后便开始编练了,其武器装备、编制和训练均仿照西方军队,还请来洋人军事教官训练。《辛丑条约》之后,成立总理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负责训练新军,其中装备最佳、训练最有成效的,当属袁世凯编练的北洋六镇。在这支新军之中,孕育了主张中国彻底变革的军人,结成了以职业为纽带的新型社会关系,为未来的革命和军阀战争创造了条件。
姗姗来迟的改革,没能挽救大清王朝的命运。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几乎同时离世。3岁的小皇帝溥仪继位三年后,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在新军军营里打响,3000多名新军里的革命党人攻占了湖广总督府。随后两天,革命党人接连控制了汉阳、汉口,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通电全国。两个月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纷纷响应。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清朝皇帝宣布退位。
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民国在民众的热烈期待中诞生,人们以为中国从此就会天下太平,走上富强之路。但是旧制度和旧势力的影响仍然强大,而革命党人也还没有足够的政治经验和执政准备。在清朝皇帝宣布退位的次日,孙中山就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此举是为了争取握有军事实力的袁世凯支持共和事业。
被世人认为最精明能干、最有治国经验的袁世凯工于权术,他一边宣誓效忠共和,一边通过各种手段独揽权力。当宋教仁将同盟会等几个革命团体联合组建成国民党,并赢得议会选举时,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南方数省愤而反抗,但很快被镇压,孙中山等国民党领袖遭到通缉,被迫流亡日本。袁世凯解散了议会,撤销国务院,将自己设为事实上的终身总统。1915年,在袁世凯的授意下,一场恢复帝制的请愿闹剧上演,年底,袁世凯“接受”帝位。袁世凯的称帝很快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对,南方各省率先讨伐,1916年3月,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6月,袁世凯在世人的唾骂声中死去。袁世凯死后,他所代表的北洋军阀势力分裂成许多派系,他们或轮番上台,把持中央政权,或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互相抢夺地盘。中国陷人了军阀混战的局面,腐败专制横行,人民难以聊生。
黑暗中,苦闷的爱国知识分子纷纷寻找出路,一场反思旧传统、提倡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科学”的口号振聋发聩,白话文逐渐取代了文言文,社会主义等各种西方思潮风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