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张蓝图绘到底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不动摇,在过去党和人民奋斗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为两个“一百年”目标而持续奋斗。
我们知道,为了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邓小平精心设计了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1世纪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根据“三步走”战略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2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就能够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重申了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政贵有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治国智慧。《老子》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并非说治大国就像炒小菜那么轻松自如。河上公注《老子》日:“鲜,鱼也。”《说文解字》亦日:“鲜,鱼名,出貉国。”《韩非子·解老》讲得很透彻:“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政令不能擅出多变,就像煎鱼不可来回翻动,以免搅得色恶肉烂。倘政策没有连续性,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的《关键在于落实》的文章中强调,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他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例证。山西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6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接着一任、一届接着一届,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现在树木成荫、生态良好,年降雨量较之解放初期已显著增加。老百姓记着他们、感激他们,自发地为他们立碑纪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