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规范利益:党建创新与社会治理成长》:
二、体现党建创新和治理成长的改革顶层设计图谱
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需要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学界和政界普遍认为当前亟需通过一个超越部门的机构来保障改革开放的深化。数十年改革之后继续推进的改革开放,需要在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克服原有的制度设计和组织运行的弊端。换言之,既然改革是对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就需要调整原有利益格局重新安排和落实改革方案。为此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超越部门利益的发展战略和思维格局。我们知道,30多年改革开放是与职能部门权力运行的科学性息息相关的。但是矛盾凸显期改革面临的困境和压力意味着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矛盾和推进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①例如,过去形成的改革思维,是与部门工作的落实相一致的。其结果是各职能部门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来思考改革、推进改革。这个过程极易导致利益固化,引发改革偏差。而顶层设计恰恰是要超越部门利益,确保改革有效。
为保障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科学领导,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为最高级别的顶层设计机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需要在既有职能部门责权边界有效梳理的基础上,有效吸纳资源,形成改革方案。由此,需要有明确责权的领导小组组织结构。总体而言,领导小组的成员应能覆盖权力运行的主要领域。基于这一职能要求,领导小组从党的事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实践需要出发,形成了涵盖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各大系统在内的符合世情国情党情的组织架构,以确保其功能有效发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六个专项小组。改革领导小组的设立,明确了各级党委对改革的领导责任。从中国数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看,中央设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组织体系和领导机构。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绝不固步自封的理论品质和创新勇气。当然,作为一个承担着改革和治理完善重任的执政党,要实现改革主张,其顶层设计的组织结构运行应该能够吸纳党内具有党和政府全面工作经验的党员领导干部、长期从事改革前沿和相关基础研究的学者、民主党派党员和无党派人士。也就是说,治理完善和改革实践,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吸纳各个领域的人才,最大限度地体现各族人民、各利益群体合理合法的利益与价值诉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本,通过协商机制凝聚社会共识,保障改革既不脱离我国发展的实际,也不陷于少数人的具体利益之中。从治理的有效性看,中央可以充分发挥已有的智库作用,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中国改革,调研和论证改革路线与政策,最后经由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和具体政策。顶层设计过程及其组织运行和制度安排本身也是党和政府进行的一次改革。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结构中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原则形成了权力主体之间的制约和平衡机制。但是,原有的权力运行逻辑是在党的一元领导下将各种权力同时赋予党和政府,其结果是权力过于集中和权力梳理存在困境。为此,中央需要将权力边界加以廓清,尤其是顶层设计的组织结构中要明确将决策权、执行权和咨询权加以廓清,并以法的形式加以确定。正常情况下,咨询机构本身不能简单成为决策机构,决策者从咨询机构的建议中选择科学的方案,执行者落实和推进决策方案的各项目标。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期待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权威运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就是对利益深刻调整的过程,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强势主体依旧能够从政策漏洞和制度缺陷中形成新的固化的利益集团。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党领导改革深化和推进治理创新,并非要使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和结构长期不稳定的状态。改革的绩效,治理的完善是要体现在党组织领导的有力,社会组织发育的生机勃勃,政府提供的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公共产品充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