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治社会学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20938
  • 作      者:
    (美)安东尼·奥罗姆(Anthony M. Orum)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安东尼·奧罗姆(Anthony M.Orum),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1939年生,196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亚特兰大爱摩里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系、北卡罗莱纳大学社会学系任教,现为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长期从事政治社会学、社会学理论、种族团体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抗议中的黑人学生:黑人学生运动起源研究》、《政治的根源:美国的青年和政治》、《变化中的社会:我们时代的基本社会学》、《美国城市建筑》、《政治社会学导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是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奥罗姆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政治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从理论出发并适当结合现实,对政治的广泛社会基础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影响其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方式。从经济和政治、国家和社会、公民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政治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尤其精当地介绍了托克维尔、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帕森斯等一批代表学者的理论。
展开
精彩书摘
  《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
  学术与科学的严肃性必然要求从知识沟通的机制中消除任何争论和攻击行为,所以,政治舞台也有其自身独特的游戏规则。政治,就其本质而言,表现为控制稀缺的物质资源和象征性资源(或者观念上的资源)的持续冲突。任何一个想涉足这个领域的人都必须或者准备斗争,或者准备妥协,但最终都要准备在胜利者和被征服者中做出抉择。因此,如果持有一种终极的目标伦理,尤其是像自然法所坚持的天赋人权和人人生而平等的伦理观点,在政治领域中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很明显,韦伯的政治观点同其学术观点一样,与马克思有很大的区别:马克思力图在似乎相互独立的目标中寻求某种统一。然而,同马克思的观点一样,韦伯的观点也必须要根据他对西方社会的整体认识的背景中来加以理解。
  在韦伯看来,西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性质,体现了职业化和日常活动的最高水平。许许多多纷繁复杂的行为都表现为一种职业或一种行业,因而,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职业生涯以及一套特殊的权利与义务。这个问题反过来又成为西方文明发展中一个极其广泛和普遍的趋势之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就是生活的理性化问题。在韦伯看来,理性化是指整个生活都从属于一种共同的评估和测量形式——即对达到具体目的所采取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评估。因此,在市场上对购买商品和雇佣劳务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精确地加以计算;在法庭上,对刑罚的形式或违法者应承担的责任也能基本准确地做出判断;在战争中,迅速而有效地赢得海战和陆战胜利的最佳谋略能够方便地被设计出来。
  这些形式体现在理性的官僚制度中,它是西方国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韦伯认为,这种行政管理形式有利有弊。作为西方文明主要内容的结构形式,它体现了超越以前所有文明的重大技术进步。较之其他任何组织形式,它能更加迅速、准确、经济地履行职责。然而,它也导致了人的异化。它代表了一种管理现代生活的组织手段。由于个人并不掌握这种机制,因而个人甚至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存活动。此外,官僚制度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组织机制,这就使得个人对行动的选择权利乃至他的自由都被削弱了。
  尽管人们关于手段的选择可以被还原为一种共同的评估尺度,但在目标的选择方面却不能进行类似的还原。人们可以在一些明确的价值观念中选择一种作为自身践行的价值。这些价值观念成为韦伯的社会学中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这些价值观念在客观世界中的表现形式,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和身份阶层提供了评估的基础,同时也成为政治领域内竞争和冲突滋生的主要来源。
  人们在韦伯试图解释东西方之间差异的努力之中,发现了其最大的学术成就。在这方面,他把自己研究的注意力与努力转向了对于宗教本质的理解。他把宗教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重心,其中又把正在崛起的禁欲主义的新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他认为,宣扬禁欲的新教伦理是西方社会生活的主要成因,也标志着东西方之间的主要差异。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准则——强调救赎;对信徒生活不断地提出警示,对纵欲的节制,对工作和生活执著地投入——有助于通过提供一种道德的基础来进行精明和无情的财富积累,从而以一种相互矛盾的方式来捍卫西方资本主义的领地。
  在对可能性的感知、对政治权力和政府官员的理解方面,韦伯都比马克思更为敏锐和成熟。他认为,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尤其是现代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够产生出与现代经济运行同样的影响。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各种活动从根本上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之上的。与马克思不同的是,韦伯认为,权威或者是统治权的行使,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核心地位。他的大部分学术工作都投入到了去诠释权力的确切性质,以及权力是如何在现代社会、封建社会和古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的。
  ……
展开
目录
推荐序言 林尚立
中文版序 安东尼·奥罗姆
英文版序 安东尼·奥罗姆

第一章 导言
一、权力和权威
二、制度、网络和文化
三、社会与政治的视野:马克思、韦伯、杜尔克姆和托克维尔
四、教学指南

第二章 经济与政治:卡尔·马克思与新马克思主义者
一、卡尔·马克思论经济与政治
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经济与社会分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作为阶级斗争反映的政治
国家权力及其限度
资本主义与资本家统治的维持
革命与变迁
经济前提 社会前提 阶级意识与政治行动
二、新马克思主义者
弗·伊·列宁
论革命 论国家 论帝国主义
安东尼·葛兰西
论共产党 论阶级统治的霸权
法兰克福学派
赫伯特·马尔库塞 于尔根·哈贝马斯
尼科斯·普兰查斯
论结构 论国家 国家的相对自主性:
普兰查斯与拉尔夫。米利班德的争论
三、结论

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马克斯·韦伯与新韦伯主义者
一、马克斯·韦伯论国家与政治
韦伯的基本观点
国家
统治者的权力
权威及其合法性
政治权力和相互竞争的社会阶层
二、新韦伯主义
雷恩哈德·本迪克斯
论权威的本质及其行使 工业社会中的
劳动与权威 国王或者人民
……

第四章 公民社会与政治:埃米尔·杜尔克姆和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第五章 政治统治的基本形式:现代世界的民主政体、极权政体和威权政体
第六章 现代美国的权力与平等
第七章 现代大都市的权力与政治
第八章 政党和政治党派意识
第九章 公民政治参与:传统形式与争议形式
第十章 现代世界的民族国家建设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