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会议是策划出来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72489
  • 作      者:
    (日)堀公俊, (日)加藤彰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堀公俊,堀公俊事务所代表、组织顾问。生于1960年,出生地神户县。大阪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从事大型精密仪器厂家的产品开发和经营企划工作。1995年开始从事组织变革、企业合并、教育培训、集团、NPO等多种领域的活动组织活动。2003年创办了日本组织促进协会,担任第一任会长。一直致力于通过研讨会以及演讲来普及和开发促进组织会议的活动。
  加藤彰,(株)日本综合研究所综合研究部门主任研究员、日本组织促进协会副会长。生于1965年,出生地爱知县。毕业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后从事半导体研究工作。现担任(株)日本综合研究所经济战略测定、制药企业市场战略测定、培养人才机构的指导等工作。每天通过交流和学习场所,传达促进组织活动的魅力所在。
  日本组织促进协会,以普及和开发组织促进活动为目的,从事特定非盈利活动的法人。汇集了众多的专家和初学爱好者,广泛活跃在商业、地区建设、教育、环境、医疗、社会福利等各个领域。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建自律性的社会而开展着各种活动。

展开
内容介绍

  说起“开会”,很多人联想到的不是“一堆人叽叽喳喳,到头来没个结果”的无用会议,就是“领导讲话,下面记笔记”的形式化会议。而本书的主题——Workshop(中文译为“研讨会”)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可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它从观念和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会议的范畴,可以说是一种激发团体创造力和智慧,并从中获得实质性成果的新学科。
  《向会议要效益1:好会议是策划出来的》主要阐述了如何设计并成功举办研讨会,而对于构成研讨会的活动,则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和阐述。从研讨会的活动可以看出,研讨会这一手段,其实借鉴了许多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在对参加者的引导方式等方面,与心理咨询师所采用的“诱导”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这些活动中,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头脑风暴”了,这个经常会看到的词汇,其实就是研讨会活动的其中之一。中国的一些外企或私企也经常会使用“头脑风暴”这一概念来召开会议,但往往在热烈的讨论后没有实质性成果,这是因为相关领导和与会者对于头脑风暴都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并没有学习过与其相关的研讨会设计知识。如果能参考这本书,势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说明了研讨会这个看似高深的学科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企业活动中,如果能合理运用研讨会,一定能为企业的效率和利益的提高做出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1  策划研讨会

  从本章开始,将详细介绍研讨会设计的各个阶段。

 

  概念是研讨会的基础

  最初要做的工作就是确定研讨会的概念。所谓概念,简而言之就是用明确的语言表达“研讨会的对象是谁,研讨会的目的或意图是什么”。

  也有人不屑于首先确定概念的做法。其理由是“那只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与立足于基本理论相比,创建内容更重要”等。

  的确,程序的制作水平极大地影响着成员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深度。不管确定多么完整的概念,如果不准备好与其相称的活动和环境,研讨会也不能顺利进行。

  然而,如果不明确地确定概念而直接安排程序的细节,那就只能安排富有娱乐性的活动,这样做很有可能会使程序失去连续性。研讨会极有可能成为一锅大杂烩,而完全无法确定中心论点。也就是说“成也概念,败也概念”。首先要思考以下几点内容,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召开研讨会的目的是什么?

  ●想实现什么,想创造出什么?

  ●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要向大家传达什么?

  ●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对谁”和“目的”是概念的骨架

  哪怕表述概念的语句稍显冗长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将“对谁”和“目的”明确地表述出来。

  例如:将概念表述为“对入职5年的职员加以激励”的话,感觉就有点不到位。这时候需要思考:这里列出的“入职5年的职员”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在描述参加者时,不要含糊其词,应该

  让别人看了表述之后,马上能够想象出这些职员是

  “什么样的人”、“渴望着什么”。

  并且,分析想通过研讨会让他们获得什么样的价值。不要使用“激励”这样含糊的词语,应该表述为“让在入职以来的5年间,脑子中渐渐只有自己负责的工作的职员,通过与同时期进入公司的职员和前辈们交流,使他们关心他人工作,从而与其他部门通力协作、尽心尽力”。

 

  充分把握参加者的现状

  在仔细推敲概念时,必须要在某种程度上把握参加者的现状。若是熟人之间的研讨会还好。如果不是熟人的话,那么这项工作则非常重要。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设计研讨会时,建议事先多向相关人员请教。

  1)人:什么样的人员参加研讨会

  ●参加人数——人数多、人数少等

  ●属性——职业/职务、居住地、女性/男性比例、年龄分布、新手/专家、出生地/国籍、是否残疾等

  ●意识——有什么烦恼、有什么问题和目的、眼下精神状态如何等

  ●资源——具备的知识、掌握的能力、兴趣爱好等

  ●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初次见面、关系和谐、关系紧张、某人拥有支配权、关键人物等

  ●思考行为模式——常常把责任转嫁给他人、非常老实/爱讲话、发牢骚的人很多、最后关头掉以轻心等

  ●参与意识——自己主动参加/被强制参加、知道/不知道研讨会的目的、同意/不同意召开等

  2)情况:之前是什么样的原委、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

  ●背景——策划方/参加方的意图

  ●进度情况——白纸/构思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验证阶段、以前完成的工作、进展顺利/进展不顺利等

  ●原委——以前参加者之间交流/不交流、达成/未达成共识、资源共享/未共享等

  ●围绕主题的环境——顺、逆、善意的、敌对的等

  ●制约条件——预算、期限、场地、信息等

  即便无法面面俱到,也要尽量多收集信息,加强对“研讨会所需的幕后工作”的理解。就像开放形式的研讨会,虽然不知道召集什么样的人,但大体的预测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还需要分析这些信息,并确认召开研讨会这一方法是否符合现状。

  ……

展开
目录

前言  1

 

第1章  导入篇

时下盛行研讨会!

 

1  什么是研讨会?

2  研讨会的3要素

3  研讨会设计

 

第2章  基础篇

尝试设计研讨会

 

1  策划研讨会

2  确定程序的基本方针

2-1  程序的构成

2-2  掌握程序的基本类型

3  程序的设计

3-1  确定会期的目标

3-2  灵活掌控活动

3-3  建立主题(问题)

3-4  布置与活动相适应的会场

4  研讨会的会前准备

 

第3章  技术篇

熟练运用活动!

 

1  暖场

1-1  放松心情

1-2  放松大脑

2  引出资源

2-1  引出想法

2-2  模拟体验

2-3  实际体验

3  讨论

3-1  拓展思维

3-2  深入思考

3-3  多视角分析

4  完成

4-1  总结讨论内容

4-2  制作

5  共同分享

5-1  共享成果

5-2  回顾活动

 

第4章  实践篇

尝试在各种场合实践!

 

1  发现课题

2  改善业务

3  策划新商品

4  促进导入新经营方法

5  解决跨部门的问题

6  提高团队的力量

7  确定部门的远景

8  加强全国性组织的团结

9  策划活动

10  与当地居民建立共识

11  开发领导力

12  掌握特定技能

13  学习社会技能

14  分析自己的实际经历

15  交流职场问题

16  M&A后的团队建设

17  问题解决型培训

 

第5章  研究篇

研讨会取决于程序的完善程度!

 

1  如何完善程序?

2  探索完善的流程

2-1  预先设计程序

2-2  实施的同时加以改善

2-3  事后重新推敲程序

3  需要注意的10个陷阱

 

第6章  熟练篇

提高设计研讨会的能力

 

1  为程序“画龙点睛”的“隐藏佐料”

2  仔细推敲主题——问题的措辞

3  提高设计能力的训练

4  主持人的态度和思想准备

 

结语

特别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