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乡村行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30044
  • 作      者:
    尚柏仁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尚柏仁,男,河南陕县人,1963年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公开发表论文九十余篇。曾出版过《情系三农——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思考》、《感悟人生》、《尚柏仁文集》、《尚柏仁诗集》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透过《乡村行走》作者尚柏仁或理性、或深情、或犀利的文字,一个行走在豫西乡村田野上的思想者的形象,越来越凸显出来,他的前面是碧绿的庄稼,当然也有荒芜的杂草;近处有潺潺的流水,当然也有滚滚的尘土;有鸟语花香的怡人,也有聒噪喧嚣的烦心;有民俗风情画的安详,也有轻薄世情风的丑陋;有夜不能寐的无尽思索,也有着眼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在不停地行走,不停地观察,不停地思索。
展开
精彩书摘
  《乡村行走》:
  
  农村文化现状堪忧去年市委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以来,笔者走访了所在村庄周边的7个乡镇50余个行政村,对农民的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农村目前文化现状堪忧:(一)现状目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看上了电视,由于电视信号的原因,只不过是频道多少的问题。每家每户都有两部以上的手机,手机的强大功能在给村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低级趣味的、消极的垃圾信息、黄段子等不健康的短信也从城市向乡下传播和蔓延。
  村委会基本上都订有报纸,但看的人极少,并且把日报当周报看(邮递速度慢或村委会无人)。戏曲活动每村每年平均达不到一场,稍富一点的农村在春节前后有一次诸如拔河、锣鼓、秧歌、社火之类的文娱活动。
  另外,富裕的村民家中如果遇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老人过寿、乔迁新居之类的大事,也会找一些民间的戏曲班子在自家的院子里唱上半天或一天。农村较大的文化活动则是“礼拜”,每周日大家都会按照约定俗成聚集到教堂或教会的某一聚集点开展活动。除此之外,农村便冷冷清清。农村文化的乏味让农民们的精神世界极度单一。农村没有活力,农业没有后劲,农民没有组织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农村文化落后有关。在当前社会,文化反差导致人们行为冲突的现象十分普遍。城乡之间文化的差异,造成小农意识与市场经济的不协调;官民之间文化价值倾向的分离,使“主仆”之间产生对抗;富人与穷人之间追求生活方式的差别,则产生穷富之间在“利”和“义”上的碰撞。因此,文化问题处理不好,城乡之间、官民之间、穷富之间就达不到和谐,从而整个社会的稳定就很难保证。
  (二)问题一是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文化活动。对当前绝大部分农村来讲,青壮年劳力外出,农村中仅有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的老人很寂寞,农村的妇女很劳累,农村的儿童很孤独,农村的文化很苍白,农村的文化活动很单一。村里即使每年仅有的一两次文化活动也缺乏组织、缺少经费。没有人气的农村更需要文化生活来充实村民的思想,增加农村对他们的吸引力。劳累的农民很想告别“长长的夜和早早地睡”的寂寞,很渴望与人交流沟通,盼望着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丰富的、充实的心灵家园。中国的农村需要文化来塑造精神,需要用文化把那种松散的、自由的、无用的、功利的大众灵魂改造成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骨节和脊梁。中国的农民要重建一种执着、求索、英勇、向上、崇高、圣洁的信仰。否则,贫穷的农村也好,富裕的农村也好,都将是没有灵魂的群体。
  二是农村文化活动贫乏。农村的文化活动很少,大多集中在信教、赌博、聊天、看电视方面。既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文化三下乡活动,尽管也涵盖送春联、唱戏、电影、篮球赛、社火、楹联、科技、医疗卫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但仍缺少农民群众最急需的果树管理、猪鸡防病、蔬菜种植等知识。并且形式老套、档次低、无新意、吸引力不大。农村的萧条、凋敝、耕读文明的消逝,无不与农村传统文化的消失有关。历年来,我访问调查过无数长年在外打工春节返乡的人们,他们普遍认为:城市容纳不下他们,那里只是他们打工、挣钱、流汗、出力的暂住地,虽说长年蜗居城里,但精神家园依然在故乡农村。每年春节,回家的儿女之情可想而知,他们拖家带口,挤火车,赶夜路,一旦踏上家乡的故土,一旦和亲人们团聚,一旦和乡邻们交流,立马就有一种凄凉和失望。农村和城市环境的反差,文化的空白,人与人之间观念的不同,使他们感到成了另类,他们在农村已找不到致富的机会和落叶归根的希望。亲人、乡邻、同学、战友遍地的乡村不能成为游子们感情释放的乐土,那些长年在外积压的委屈,已无处可诉。这种失落,其实是一种由农村文化空白而引起的失落。在这大变革的时代,城市发展的一日千里与农村人走村空的渐渐荒凉;城市文化的丰富和多元与农村传统文化的消亡或单一;城乡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困难,慢慢地造成了亲情、友情、乡情等人际关系的“疏离”。城市在快速的发展,农村在慢慢地落后,城乡的差距在加大。乡恋、乡情、归乡的梦正在他们内心一步一步地破灭。
  ……
展开
目录

上编
农村文化现状堪忧
一言难尽村干部
千言万语话“三农”
无可奈何乡干部
对农民犯罪问题的一点看法
“三农”问题原因探究
信阳郝堂村新农村建设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农民工问题是个大问题
新农村建设要注重解决的10个问题
一些农村的卫生状况堪忧
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让农民们有尊严地生活
对农村资源整合的一点看法
为村官们说句公道话
要保住农村这块净土和蓝天不被污染
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
我的农民朋友们
农村比城市稳定的原因
农民兄弟呼唤吴树兰式的好干部
史来贺——中国农村带头人的榜样
从三道院村现状看贫困农村的未来走向
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编
应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官员为何怕记者
任何时候党都要和人民站在一起
要依法办事
人治与法治
当前社会价值取向亟须重塑
利益关系多元化挑战党的纯洁性
对影响政府公信力因素的几点思考
政府要关注民情
政府的改革迫在眉睫
中国的深层改革势在必行
为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在做 重在落实
“四大一高”战略是三门峡发展的科学选择
实施“四大一高”战略 建设特色三门峡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建设特色三门峡
一面招展的精神旗帜:“三门峡精神”解析
建设“大交通”推动三门峡经济大发展
对三门峡市区绿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狠抓政风行风工作树立为民服务意识
学“七一”讲话精神加快大交通项目建设
对调查研究的理解
群众与干部
植根于民
对治安问题的反思
当今最大的浪费是人才的浪费
应加大对三门峡大坝的宣传力度
基层干部谈八项规定
浮夸之痛
给卢氏县潘河乡草沟村村民来信的复信
卢氏潘河交通抢险记
排除万难艰苦攻关
狠抓落实的重大举措
腐败问题
反腐败问题
反腐败之误区
潜规则是腐败的文化基础
不要把腐败的责任往老百姓身上推
官僚作风可恨
要学会对资料的整理
讲真话是记者的责任
三门峡的文化人需要组织起来
做客行风热线
回忆录
我所认识的李新焕
怀念桂云阿姨
英雄刘翔
看新闻有感
读李少民的新作《岁月的风铃》
感言五四青年节
读书有感
读《历代忠臣》
无奈的归隐者
尽享夜晚读书之趣
应加大对老子《道德经》及函谷关的研究与宣传
人情社会的悲哀
“大师”辈出社会悲哀
散步之趣
对流传在民间顺口溜的一些思考
找回了自我
一些富人的行为已成为社会的公害
对幸福的理解
对周口平坟“运动”的冷思考
河南濮阳县庆祖镇西庄村变为“村级市”
结婚之难
心灵的自慰
复兴之路
把学习当成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养成的
良知是专家学者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我的八小时之外的“工作”
人的素质与形象
不讲法律可怕
实现中原梦是河南人民的福祉
市区“黑车”为何残疾人居多
古村赵沟
黄河船工
深耕崤函沃土情洒豫西大地
故乡的枣树
茶之印象
灾后思索
也谈诬告
也谈酒
一次清风扑面的集中调研
谈房屋装修
随笔
吊唁母亲
有感于合伙
人啊,人
卢氏的夜
蜗牛
讲真话之难
书趣
一失足成千古恨
国破则家亡
读历史品人生
铭记该铭记的忘记该忘记的
该为后人留点什么
错过精彩亦无悔
读书心得
想对女儿说句话

附录
三门峡人共同的期待
情系三农大写人生
无怨无悔的追求
沉醉爱好淡泊名利
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时间不妨看看《三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余事成家
心放黎民
尚柏仁:咬定“三农”不放松
媒体刊发、转载情况汇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