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
二、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是不二法门从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西方的管理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企业,一味地采用西方企业管理体制并没有让某些企业走向辉煌,还曾经发生过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因此,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并不是万能的,甚至对那些濒临死亡的中国企业来说显得无能为力。企业领导者需要重新思考和改变过去长期依赖的西方管理体制,应该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智慧来构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即把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融合贯通,开创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本土管理学历经五千多年,其中也包含了西方管理学的思想,同时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推进,西方管理学也包含了本土管理学的智慧,一些致力于国学应用研究的学者全盘否定西方管理学在企业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这是不理性和不客观的,也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狭隘表现。不得不承认正是西方管理模式和经济学理论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序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如果将西方管理体制比喻为一部机器,那么中国本土管理学就是为机器提供源动力和能量供给,彼此成为相互融合的一体。本土管理学是先天之体,西方管理学则是后天之用,两者本来是没有分别的不二法门,虽然这种分别源自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上的不同,但是西方管理学发展的趋势和最高境界必然会走向人性化的智慧层面,所以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相比没有高下差别,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诠释管理学的内涵,这也是融汇中西方优秀管理学思想的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精髓所在。那么,为什么说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是“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不二法门呢?因为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都能在中国古代政权体制和民间组织形式中找到近似的原型,以下举几个例子:(1)企业董事会。现代企业董事会是依照有关法律,按照企业章程或者公司法设立并由全体董事组成的各项业务的执行机关,负责企业经营活动的指挥与管理。董事会与古代封建帝王政权组阁有很多类似之处,君主相当于董事长,宰相相当于总经理CEO,其他六部相当于企业副总经理职能。
(2)企业合伙人。现代企业经营大部分采用股份制或者合伙人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早在封建社会民间就已经存在了,中国古代有自立旗号的山寨王聚集了一些人马,像《水浒传》里的宋江带领108位兄弟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劫富济贫,获取的财物回到忠义堂按功劳大小进行分配,这种民间组织模式与现代企业经营合伙人制度类似,只不过山寨王在中国古代属于非法组织,现代合伙人制度是国家合法的组织形式,依照法规运行管理。
(3)合同协议。现代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或者买卖营销需要签订合同,合同在中国古代最早称为契,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因为当双方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多少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古代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约定数目用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以此作为双方的“契约”。虽然古代契约比现代合同要简单得多,但是却具有现代合同所无法比拟的约束效力。
当然还有中国古代其他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样可以在现代企业管理和国家政治体制中借鉴采用。例如,企业或者官员的薪酬可以借鉴古代官员的俸禄发放制度;政府官员实行古代官邸制能有效地促进廉政建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