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运行学派轨迹:郑杭生自选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618321
  • 作      者:
    郑杭生著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郑杭生,男,汉族,1956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一级教授。专业方向: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主要学术成果为:专著《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四卷,共五册)等60余部,发表论文《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等400余篇,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四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奖、国家精品课程奖、北京市精品教材奖、国家精品教材奖、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等。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北京社科名家文库·社会运动学派轨迹:郑杭生自选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研究与中国社会学学派——以社会运行学派为例、“理论自觉”与中国风格社会科学——以中国社会学为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而作、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当代中国理论社会学面临的创新任务——一种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视野、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学——纪念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20周年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工业化早期及其后的一定时期,社会的极度不平等引发了两大工业阶级的对抗和冲突,针对国家权力的“解放政治”成为了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的目标,整个社会陷入了暴风骤雨般的震荡。西方社会保障福利的制度化,对剧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发挥出调节和缓冲的功能,使社会的不平等性被控制在可容忍、可接受的限度内,避免了任何一方无条件的完胜,社会的强烈波动因此而逐渐衰减和抚平,“生活政治”取代了“解放政治”,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构成了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实际内容。社会矛盾和冲突不仅变为了“茶杯里的风暴”,而且柔化、精细化和“制度化”了,成为了福利国家的体制和制度框架中的一种常态现象。这一演变过程也意味着,社会结构和分层体系的不平等性趋向于合理化了。
  从西方福利国家的主要类型(自由主义福利国家、保守主义福利国家、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来看,其社会不平等现象和分层结构各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认为,自由主义模式的福利国家侧重于发挥市场配置机制、自由竞争原则,国家和政治权力对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持不干预态度;对于市场化、商品化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弱势群体,政府主要采取补救式的保障救助政策,普救式的社会保障福利则是有限覆盖。在保守主义模式的福利国家中,市场机制相对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国家居于福利供给的主导地位,传统的家庭关系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公民的社会权利是获得福利的前提,个人享有的实际权利与其工作和参保年限、过去的表现与现在的给付是相互关联的。相应地,社会阶层的较大差别、等级制度和阶层特权是保守主义模式福利国家比较突出的制度现象。在社会民主主义模式的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福利制度追求平等,实行统一定额式的给付原则,而且给付慷慨。为避免国家和市场的二元化、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分化和不平等,这类模式的一些国家努力将一般工人纳入到较高的福利制度阶梯之中,使其享有的福利达到中产阶级的福利水平,这些措施扩大了新中产阶级,这种福利制度又被称为“人民福利”。
  但是,西方社会保障福利不可能消除使社会结构和分层现象的不平等性,只是使之合理化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产生更大不平等的趋势,而福利国家则存在着创造更大平等的趋势和意图,两者之间的冲突是持续性的”①,这一判断仍然能够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种真实。在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中,对有限的福利资源只能“目标锁定”,采取选择性的配置,不同阶层、群体的保障和福利“所得”是有差别的,对社会资源和机会的“所享”也是不同的,因而也就不能避免上层、中层、下层、底层群体的分离。一些学者认为,在现存的阶级体系内部,福利政策又产生出新的分层类型,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一定意义上加大了贫富差距。“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中,社会权利的增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阶级体系。在大部分情况下,福利服务也没有能够消除贫穷——尽管瑞典和奥地利等更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在这方面走得最远”。②所以,保障福利制度通过社会资源和机会的配置使社会利益结构得到某种调整,并未脱离社会的不平等性及分层结构的合理化这样一个问题。
  ……
展开
目录
学术自述
第一辑 社会运行学派对学派的思考
中国社会研究与中国社会学学派——以社会运行学派为例
“理论自觉”与中国风格社会科学——以中国社会学为例
《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前言
《社会学评论》发刊词

第二辑 社会运行学派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而作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
当代中国理论社会学面临的创新任务——一种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视野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学——纪念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20周年

第三辑 社会运行学派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运行论导读》对社会运行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
《社会转型论导读》对社会转型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
《学科本土论导读》对学科本土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
《社会互构论导读》: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

第四辑 社会运行学派关于社会建设
促进公平正义:社会建设的本质
……
第五辑 社会运行学派与新型城镇化
第六辑 社会运行学派与学术界争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