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人口地理(纪念版)》:
第二节 《汉书·地理志》户口数的意义
一既然找不到任何现成的确切数字,我们只能根据西汉末元始二年的户口数进行推算。这里先讨论一下这项数字的有关问题。
秦时已经有了全国的户口资料,由汉政权接管并加以利用。刘邦入咸阳时,萧何“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使刘邦能“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①,以后在楚汉之争中,萧何在“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②,刘邦查问曲逆县的户口时,能得到秦时和当时的具体数字③,都是明证。西汉时有一套严密的户口统计制度,每年中央政府都能掌握各郡国及所属县、道、邑、侯国的户口数④。应该说,从秦末至整个西汉的户口资料本来是很完备的。
可是在《汉书》中,汉初的户口数毫无提及,甚至对几十年前西汉末年的户口数也已语焉不详。《地理志》中以平帝时户口为“汉极盛矣”,而《食货志》中却说哀帝时“天下户口最盛”。两者虽差不了几年,但如果每年户口数齐全的话,完全可以讲清究竟哪一年是最盛。《地理志》的行政区划以元始年间为断,而侯国却以成帝元延年间为断⑤。有的诸侯王国也没有反映元始年间的实际情况,如梁国,据《汉书·文三王传》,武帝元朔中,梁国被削五县,“梁尚余有八城”,成帝鸿嘉中又削了几次,“或千户,或五百户”,元延中又削五县,则元始时最多只剩三县①,但《地理志》所载仍为八县。而且,各郡国人口数相加实际是57671401,而总数是59594974,县道邑侯国总数是1587,实际相加为1577,可能来源于不同的资料。一千五百多个县、道、邑、侯国中,只有五县有户、口数,五县有户数。这些都说明,西汉的户口资料在东汉初年已经残缺不全。
尽管如此,《汉书·地理志》所载户口数仍是我们今天研究西汉人口最基本、最重要的数据。因为班固作《汉书》时,毕竟还可以利用残存的西汉官方户籍档案,数字来自第一手资料。而且当时去西汉未远,出于追忆、传闻的材料也必不少,这就保证了《汉志》的大致正确,各郡国的户口数,更绝非出之臆造。当然,这并不排除其中个别地区的错误计算或传抄的脱漏讹误,故必须在运用时具体分析、辨正。
正因为这是唯一比较完整的资料,对其含义必须正确理解。
第一,班固在总述户口数时只说是平帝时的情况,并未确指何年,仅在京兆尹下注明为元始二年数。考虑到原始资料的残缺以及《汉志》颇有体例不一之处,我们很难断定其他郡国都是元始二年的数字,只能说是西汉末期(哀、平间)人口高峰时的数字。但数年的差异对于我们统计数十年乃至二百年的变化时影响不大,目前又无法确定每个数字的具体年份。为便于计算,在以下论证中仍都作为元始二年数处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