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是第一本不因故事情节、不因精彩的文笔,而是因其创造性的佛法思考、人生思考而冲击佛子的书。书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有让学人享受到茅塞顿开之乐的智慧之光,使读者经常产生想要拍案叫绝的冲动,那种快乐叫做大乐!而这些文章的作者东雍先生,乃红尘中一大隐士,潜心修学佛法二十余年,遍修禅宗、净土、密宗诸法门,悲智双运,证悟究竟圆满。东雍先生主张亲修实证,崇尚科学精神,积极倡导佛法与世间法的圆满融合。该系列文章是东雍先生实证和思考的结晶,里面有圆融佛法与世间法的不共之精髓,亦将其学佛因缘和修行经历和盘托出。
佛法不主张“越穷越光荣”
有一些学佛人,似乎天生与钱财有仇,别人发财他鄙视,他自己也穷困潦倒。若是因为一心办道无心修福也罢,但若骨子里就认为“越穷越光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佛菩萨主张贫穷,那么菩萨六度之中也不会有布施一项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菩萨从不把财宝当作粪土,相反,菩萨用钱财来施舍给穷人。如果菩萨认为众生越贫穷越好,甚至吃不饱穿不暖无钱医病才好,那佛菩萨何必还费心费力地施舍他们?
菩萨若无财,怎么有能力进行财布施?菩萨在世间,也一定善于经商,善于发财之道。总不会菩萨自己不挣钱,只是拿祖上的遗产来布施吧?有人说菩萨福报无量,心里一想钱财便从天上掉下来了。如果这样的话,我想世间的金融系统就会秩序大乱了。菩萨如果在世间的话,也一定遵守世间的规则,即便有“点石成金”的神通,也一定不会使用。
再说说贫穷问题。如果我们人人都有福报,都积累福报,就不必麻烦那些菩萨们破财布施了。被布施被救度,说明我们是被怜悯的对象,佛菩萨怜悯贫穷众生是菩萨的悲心,并非菩萨专门喜欢贫穷的人,也非提倡贫穷。就好比地藏菩萨在地狱里忙碌,并非他专门“喜欢”地狱里的人,更非渴望人人都去地狱里面呆着。地藏的心愿是让地狱成空;菩萨的财布施心愿是让天下百姓都富有。
财富,从来都不是被佛菩萨排斥的。虽然钱财确实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它是好好活着的助缘。身体也是身外物,那我们都要把这个身体烧毁吗?自己不贪,是高境界;但我们不要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要跟福报过不去。
2007年3月26
……
第一章明眼尘事
佛子喜谈空性,却往往忘却缘起。学佛不是应该越学越智慧吗?怎么反倒越学越傻?
1 佛法不主张“越穷越光荣”
2 偶思:佛菩萨会掷骰子吗?
3 人与人之间幕后的因缘纽带
4 居士在世俗工作中是要“与世无争”吗?
5 好奇前世,小心被魔摄受
6不做自己喜欢做的,做自己应该做的
7 居士求财现世成就法
8 是要"与世无争"吗?
9 爱情麻烦吗?
10 佛子要有傲骨无傲气
11 问时间为何物?
第二章证解典义
佛子正见不离,处于世间,心应万事万物,是‘妙观察智’的一种任运应用,不是‘分别心’”。
1 《心经》之“心”是核心之义
2 乘愿再来又如何?
3 错位的财神供养偶思
4 “不见他人过”的应用场合
5 自私的爱恰恰就是菩提心的嫩芽
6 另眼看公案:苏东坡和佛印到底谁输了?
7 日食月食影响气脉的说法有依据吗?
8 舍利形成的原因
9 佛菩萨为什么有时现愤怒相
10 内心真的“随喜”了吗?
第三章心光掠影
诗篇文字间的慈悲汹涌地冲满心腔,那么清晰。
1 “寂寞沙洲冷”遐思
2 静默的享受
3 我不是个怪人(随笔)
4 我的佛堂故事点滴
5 游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