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社科知识普及丛书(第3辑):人口篇》:
27.什么是人口红利?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依次形成从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到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再到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但是否能获得“人口红利”,还取决于就业状况,以及制度、体制、劳动生产率、投资发展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8.什么是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就是人类对生育行为进行预先设计,使人类自身的生产计划化。从宏观角度看,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使人类自身生产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逐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微观角度看,是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和优育,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计划生育和节制生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计划生育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生育的计划化。它可以是促进人口增长的计划化,也可以是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化。采取哪种计划要根据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不同时间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状况来决定。节制生育则专指控制生育、减少生育子女数目,借以降低出生率。根据我国的情况,计划生育主要要求是节制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目的就是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
“计划生育”这个词是我国最早提出来的,代表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政府推动和实施的家庭计划类型。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29.什么是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刘易斯拐点,既是挑战更是契机。一方面,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刘易斯拐点是形成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