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方立天讲谈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25064
  • 作      者:
    方立天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谈“空”说“有”话佛理,佛教的人生哲学,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一部明佛学、参禅理的精当入门书。

展开
作者简介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5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慧远及其佛学》、《法藏》、《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方立天文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方立天讲谈录》为九州出版社名家访谈书系之一种,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国著名佛学家。主要以访谈、演讲的形式,阐释中国传统佛教的本质源流,举凡四谛、五蕴、禅与悟、缘起性空、般若中观、佛教与传统文化之融合……皆娓娓道来,平易而明。

展开
精彩书评

  近百年来,我们在学术研究方面唯西方马首是瞻,不能够很契合中国本土哲学和佛教的特点。方先生开辟了一条道路,让中国哲学和佛教学术研究重新回到中国文化的本位上来。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方立天先生研究和弘扬中国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精髓,阐发其现代价值和意义,是佛教界的老朋友。
  ——传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方先生不是一个呆在书斋里治学的人,他关心宗教工作,关心宗教界,在这个领域中朋友众多,经常深入实际,敢于发表见解,时常提出建议,还亲自到宗教干部或者宗教人士培训班来授课。他为宗教工作贡献了睿智和心血,宗教工作的实践也成为他治学的活水源头。国家宗教局近水楼台先得月,延揽了方先生的若干弟子和学生,从事宗教工作事业,他们都已经成为中坚力量,而且极具发展潜力。事实上,我以及我的同事们,都把方先生当作老师……
  ——王作安(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展开
精彩书摘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禅宗经历了准备、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历史悠悠,流派众多。自达摩迄至道信、弘忍以来,有牛头宗的兴起和南宗北宗的对立,南宗内又有荷泽、洪州、石头等诸宗的竞起,洪州、石头两宗又衍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的分立,门叶繁茂,家风各异,兰菊争艳,异彩纷呈。禅宗主流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间不同流派或云即心即佛,或谓非心非佛,或言即事而真,或称本来无事,还有诸如扬眉、瞬目、叉手、踏足、擎拳、竖佛、口喝、棒打甚至呵祖、骂佛等类机锋,其教学与禅修的方法更还有语录、公案、古则、话头、默照以及云门三句、黄龙三关、临济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照用、曹洞五位等,五花八门,纷然杂呈,令人眼花缭乱,困惑难解。究竟如何认识禅宗?禅宗的根本精神是什么?这是研究禅宗首先遇到的重大问题。我想,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了解禅宗的思想核心、本质及其特点。
  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高度的中央集权专制和分散的自然经济为基本特征。自中唐以来,这种社会格局的内在阶级紧张、中央与地方摩擦、民族之间冲突,渐趋激化,适应破产农民和失意的士大夫的精神需要,禅宗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普遍流传。禅宗为解救人生的苦难而产生,也在解救人生的苦难中发展,形成了一套人生价值哲学体系。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心性论、功夫论和境界论三大要素,分别阐明了禅修成佛的根据(基础)、方法(中介)和目的(境界)三个基本问题。从这三大思想要素的相互关系来看,心性论是禅宗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禅宗把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认为苦乐、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堕落、毁灭、辉煌、解脱都决定于自心。自心,从实质上说是本真之心,也称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正如唐代道宣在《高僧传》中介绍菩提达摩新禅法时所说的“含生同一真性”,此真性为人人所平等具有。由此,禅宗在传法时讲“以心传心”,即师父不依经论,离开语言文字直接面授弟子,以禅法大义使弟子自悟自解,这也称传佛“心印”。“自心”是众生得以禅修成佛的出发点和根据,是禅宗的理论基石。
  禅宗也以“自心”为禅修的枢纽,提倡径直指向人心,发明本心,发见真性,以体认心灵的原本状态,顿悟成就佛果。也就是说,禅修是心性的修持。从中国禅宗的发展来看,禅师们都把修持功夫专注于心性上,如,达摩、慧可、憎璨重视坐禅守心,道信、弘忍重视“心心念佛”、“念佛净心”。牛头法融主张“无心”,也是心性的禅修功夫。北宗神秀的禅法,其弟子普寂归结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照”。(见《荷泽神会禅师语录》)南宗慧能提倡单刀直入,自证于心,自悟本性。神会认为灵智是人心的体性、本质,强调开发灵智。马祖及其门下派生出的沩仰和临济两宗,提倡直指本心,强调平时的言语举动、日常生活表现都是本心的自然流露,由此而有屙屎放尿、著衣吃饭、走路睡觉、运水搬柴等都是佛事之说,认为都可以从中体悟真理。石头希迁及其门下衍化出的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宗,重视一切尽由心造的唯心论,认为人的心灵是圆满完美的,只要心地自然,就会佛法遍在,一切现成。由此可见,虽然禅宗各派在修行的方式、方法、风格上各有不同,但是,或为了启导心地的开悟,或顺应心地的自然展现,或求得心灵的自由,各种禅修实践都围绕着心性进行,这是一致的。
  禅宗还把禅修的目的、追求境界、成就佛果落实在自心上,强调佛从心生,自心创造(成就)佛,自心就是佛。如道信提出的“念佛心是佛”的命题,就是专念于佛,心心相续,以求心中见佛。如此,心与佛相融无别,佛就是心,心就是佛。神秀主张“离念心净”,并认为净心的呈现就是佛地。慧能宣扬“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见自本性,即得出世。”(同上)认为人的自心、自性就是成佛的内在根由,就是佛的本性。成佛并不是另有一种佛身,众生的自心、自性就是佛。众生只要认识自我,回归本性,当即成佛。在慧能看来,佛就是众生原始心灵、内在本性的人格体现,就是本心、本性的觉悟者,并不是外在于众生的具有无边法力的人格神。慧能门下及其后来的临济、曹洞等五宗都宣扬“即心即佛”的思想,“即心”,此心;“即佛”,就是佛心,就是佛。认为众生当前的现实心就是佛之所在。有的禅师还强调“即境是佛”,“触境皆如”,“境”,指事、物。眼前的事物就是佛“真如”之所在。这是从理与事相即的角度,即把理事两边统一起,以求禅境。这里的“理”是指性理,心性的“理”,性理是指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根源。实际上就是以心性(佛性)与事境相统一,以事境为心性的体现作为禅修的境界。还有的禅师鼓吹“本来无事”、“无心可用”,这是强调人心本来是清净的,而心清净就是佛。所谓心清净就是从主观上排除执著佛法和万物为实有的观念,排除把心视为能实生佛法和万物的实有心的观念。可见,仍是“即心即佛”的变相。简言之,所谓涅槃,所谓佛,就是本性的护持,心态的复原,心灵的升华。
  从上述禅宗的根据、方法和目的三方面思想来看,都是围绕心性展开的,心性是禅宗禅理的基础、禅修的枢纽和禅境的极致,心性论是禅宗思想的核心。研究禅宗,必须着重研究禅宗的心性思想。
  二、从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文化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禅宗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人的自性。道家把自然规定为万物的本质、本性,是不假人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真实存在。“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内在的,是内涵于人身的本质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灵所赋予,又非通过超越经验、违背人性的作为所获得的,同时也是各种外在因素所不能消灭的。人的内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人的现实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作用和体现,人转化为佛是自性的发现,是由此而生的精神境界的显现。人的自性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因为内在本性是清净、圆满、纯朴、觉悟的,是离开一切现象,有别于人的外部表现的。如何实现超越?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去体认,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实现了超越。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槃就是生命过程之中,理想就是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内心反求。由此禅宗反对舍弃现实感性生活扭曲自性去寻求超验,而是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坛经》),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超越意义,实现理想精神境界。禅宗公案中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法演语录》卷下)就是提倡心灵沟通,要求会心体悟。禅宗要求以“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密庵语录》)中体会禅道,从“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祖堂集》卷三)中发现禅意。禅宗要求从青山绿水中体察禅味,从人自身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体验禅悦,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
  禅宗提倡内在超越,这种超越意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包括了超越对象、超越方法和超越结果几个方面,这里着重论述超越对象和超越结果。
  为了追求解脱,成就佛道,禅宗设计了一套消解人们心灵深处的紧张、矛盾、障碍,超越二元对立的方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从自然中分裂出来的独立实体,向往与自然同样具有永恒性、无限性,向往与自然的同一是人类最深沉、最根本、最强烈的内在愿望。生命现实与美好愿望并非一致,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生命个体与空间整体、生命主体与宇宙客体等一系列人类所面临的矛盾,是禅宗的超越对象,超越目标。
  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最能激发人内在心灵的不安与痛苦。了脱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禅宗的最基本目的。禅宗以“无生”思想来泯灭生死界定,超越生死的时间界限。“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永嘉证道歌》)“无生”,指一切事物是无实体的、空的,由此也是无生灭变化的。这是要求转变观念,从生灭的现象中看到无生无灭的本质。生灭是短暂的,无生无灭是永恒的,从悠悠生死中了悟无生,就是在短暂中体认永恒,消除短暂与永恒的隔阂。
  ……

展开
目录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一、禅宗思想的核心——心性论
二、禅宗思想的本质:自然——内在——超越
三、禅宗的思想特点
如来禅与祖师禅
一、何谓如来禅?
二、何谓祖师禅?
三、如来禅与祖师禅的禅法区别
四、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历史界限
五、祖师禅提出的思想背景及其流传的文化意义
门外看生活禅
一、生活禅的提出
二、生活禅的界说
三、生活禅的宗旨
四、生活禅的内涵
五、生活禅的修持方法
禅宗与念佛
一、禅与念佛的本义与发展
二、禅宗与念佛
三、小结
佛教思维方式
般若思维简论
一、般若
二、中道
三、二谛
四、八不
五、现观
佛教“空”义解析
一、“空”义的类别
二、“空”义的内涵
三、佛教“空”义学说的评价
谈“空”说“有”话佛理
一、“空”“有”问题是佛教义理的核心
二、“空”“有”学说的历史演变
三、“空”“有”思想的现代意义
禅悟思维简论
一、无念、无相、无住
二、触类是道与即事而真
三、四料简、四宾主与四照用
四、曹洞五位与云门三句
五、机锋与棒喝
六、超佛越祖与呵祖骂佛
七、文字禅、看话禅与默照禅
八、略 评
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简论
一、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类型
二、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
三、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
一、印度佛教思维方式的演变
二、中国佛教思维方式的演变
三、中印佛教思维方式的异同
佛教与人生
佛教的人生哲学
一、佛教的人生哲学
二、佛、儒人生哲学的异同
三、中国佛教对待与儒家人生哲学差异的态度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一、前言
二、弥勒净土信仰的兴衰
三、弥陀净土思想的歧解
四、唯心净土观念的流传
五、人间净土理念的倡导
弥勒信仰在中国
一、弥勒信仰兴起的三个原因
二、弥勒信仰演变的三个阶段
三、弥勒信仰的三个特点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一、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
二、慈悲理念的思想含义
三、慈悲理念的善行要点
四、慈悲理念的形象创造
五、慈悲理念的内在特质
六、慈悲理念的现代意义
中国佛教的过去与未来
一、引言
二、中国佛教的历史经验
三、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
佛、道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一、人生价值观是佛、道思想的核心
二、佛、道人生价值观的要义
三、佛、道人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
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
小引
一、佛教缘起论与生态构成
二、佛教宇宙图式论与生态共同体
三、佛教因果报应论与生态循环
四、佛教普遍平等观与生态平衡
五、佛教环境伦理实践与生态建设
小结
佛教与文化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核心
二、人生价值观的要义
三、人生价值观与国民素质提高的关系
谈谈佛教与中国民俗
一、佛教信仰与民风葬俗
二、佛教活动与民间节庆
三、佛教生活与饮食习俗
佛教与中国文化
一、小引:探讨的范围、方法和视角
二、佛教与中国文化发生交涉的内在思想机制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交涉的过程与方式
四、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充实与丰富
五、佛教与中国文化交涉的成功经验
中国佛教文化的内涵
一、佛教文化的意义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内涵
中国佛学思想精华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论纲)
一、中国佛学思想的特质:重自力、重解脱、重入世
二、中国佛学思想的精华:缘起因果,求智修善,平等慈悲,中道圆融
三、中国佛学思想精华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
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的界说
二、佛教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三、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四、中国化佛教的基本内涵
五、中国化佛教的重要特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