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业障拿来慧可:“请和尚安心?”师日:“将心来,与汝安心。”进日:“觅心了不可得。”师日:“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达摩语慧可日:“为汝安心竟,汝今见不?”慧可言下大悟。(录自《祖堂集》)达摩渡过长江,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静悟佛理,传扬开去,人们叫他“壁观婆罗门”。当时一位名叫神光的禅僧慕名而来,早晚求见,有一天夜里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仍然在达摩修行的洞外站了一个通宵。达摩问他:“你一直站在雪中,究竟有什么心愿?”神光说:“希望师父打开甘露之门,拯救众生,教我佛法吧!”达摩:“求道可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情,祖师们为了求取佛道,花费了无量的时间和代价。你凭什么求到大道呢?我想你很难如愿。”神光回去后偷偷用刀砍断自己的胳膊,再去求见。达摩知道了他的决心,为之感动,答应收他为徒弟,并给他改名叫“慧可”。有一天,神光说:“弟子的心老是六神无主不知所措,请师父为我安心。”达摩道:“好,你先把心拿出来吧,我就为你安心。”神光:“我已遍寻了很久,可是它捉摸不定,找不出来。”达摩笑道:“我已经给你安好心了。”一位善信来到念佛堂,先拜佛,然后说自己做了错事,业障深重,求师父消业障。清净说:“知道错了,改过就好。”善信仍不放心,清净说:“把你的业障拿来我给你消了。
”“业障哪拿得出来。”“那你要我消什么?”善信笑了,似有所悟。
另一位善信来到念佛堂,给清净作了供养,同样诉说自己的错事,业障深重,求师父消业障。清净说:“知道错了,改过就好。”善信不放心,清净说:“把你的业障拿来供养我吧,我正好供佛用。”善信很诧异:“业障也能作供养吗?”清净问她:“不舍得吗?”“舍得舍得!”善信连声回答。
把身语意业全部供养佛陀,才是真正的无上供养。
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在净土法门中,往生的条件就是信愿持名,尤其是信愿。
“得生与否全因信愿之有无”(藕益大师语)。念佛行人往生西方净土,全部仗阿弥陀佛威神愿力作为强缘接引,并不仅从一己功夫上论。西方净土乃实报庄严土。如从通途法门之修因证果来判断,靠自力的功夫,即断见思惑的阿罗汉也去不了,然而业力凡夫以深信切愿执持名号(此为能感之机),阿弥陀佛即以果觉愿力加持接引(此为所应之法)。一念感通,弥陀的全体功德便显现在念佛人的身心,令其带业往生,横超三界,往生安养,速成佛果。所以信愿持名乃往生净土的三资粮。由信启愿,由愿导行,由行进而推动信愿。念佛能达到功夫成片,乃至事一心理一心,固然是上等喜事,能大大增上往生品位。念佛功夫浅,心未清净,烦恼依然,然而只要具足信愿,仍可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加持,成办往生大事。
所谓信愿行三者,就如同久病在家的我们听善知识(释迦牟尼)说,如果需要治疗就拨打电话120,就会来救护车(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到医院接受治疗,有一天我们想通了,就想起善知识之言(信),又愿意去医院(愿),于是就拨打了电话120(行),然后救护车就来到我们面前接引我们前去就医。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应在念佛功夫的深浅上过分纠缠,应信知念佛法门乃安乐福报法门,粒沙虽轻,若投于水,直沉水底;巨石虽重,若置于船,安运彼岸。
沙:喻有修众生,业障轻微。石:喻无修众生,业障深重。船:喻阿弥陀佛,愿力救度。沙石能不能过海,与自身轻重无关,只与乘不乘船有关。凡夫能不能往生,与自身业障的多少无关,只与我们有无信愿有关。信愿者,业障虽重,必得往生;无信愿者,业障虽轻,不能往生。
念佛行人要真正建立信心,不要被他人错误或者别有用心的言语轻易击倒,要深知自己已蒙阿弥陀佛救度,作得生想,庆快平生。孜孜持名念佛,坚固落实信愿。净宗念佛大体即获,万万不要寻枝摘叶,自寻困扰,于心忐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