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社会福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708835
  • 作      者:
    周沛,李静,梁德友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从社会建设的任务来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良性的社会运行体制”,消除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保障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性工程。从和谐社会的内容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实践必将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难得的历史依据,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及其理性定位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也将为社会和谐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因此,在新起点上的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完善无疑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太平”世界是中国古代农民运动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等贵贱,均贫富”是其理想目标,大多数农民起义者为实现这一理想而献身。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具体实践上,农民领袖型社会福利思想的理想化色彩太过浓厚,绝对平均主义情结太过明显,带有典型的空想色彩。
  2.中国近代社会福利思想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剧烈变化以及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也相应地演进与发展,呈现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的特点,思想的近代化与制度化色彩日益明显,涌现出一大批深受西方先进福利思想影响的仁人志士。
  (1)郑观应的社会福利思想
  郑观应(1842-1921),字正翔,号陶斋,祖籍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代表作《盛世危言》,曾对中国思想界产生过重要影响。
  郑观应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救灾问题的研究上。他吸收中外救灾思想成果,提出其治荒之策,要求赈灾官员严格自律,严禁徇私舞弊;要求人们厉行节约,反对奢靡浪费,主张慷慨解囊,积极参加赈灾救灾。他还注重救荒宣传。①其最有特色的思想还是以金融手段治荒,为此,他提出了三条措施:一是遍设基层金融机构,为民融资;二是筹备农业保险,风险分担;三是兴建农仓,平抑物价。
  总体而言,郑观应社会福利思想的近代气息浓郁,超出了中国古代福利思想为封建统治辩护的束缚。他认识到了西方慈善事业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养成乐善好施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将其介绍给了中国社会,并提出一些颇具现代意味的救荒措施,虽然思想的系统性稍显缺乏,但仍对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康有为的社会福利思想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任孔教会会长。代表作有《新学伪经考》《大同书》等。
  康有为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维新学说中的大同理论之中。他对社会展开系统地批判,将传统宗族福利保障模式与封建宗法家族制结合起来批判,抨击其狭隘性,认为中国传统的福利保障模式不够广博,仅限于“自亲其亲”,未能体现“仁爱”之精神,主张破除家族界限而求公众之“大福利”。
  康有为极力主张实行大同之道,实现没有任何痛苦的“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的大同社会。至于实现的路径,康有为认为,只有去国、去种、去家、去产,以完全自由自主的个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将生育、教养、老病、死丧等事都归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才能达到理想的“大同世界”。①在康有为构想的“大同世界”中,所有社会福利事业均由“公养”“公教”“公恤”等公共机构承担,突出强调政府对于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地位。
  总体而言,康有为的社会福利思想深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大同”思想,同样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他强调政府对于社会福利供给的责任,以及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激进的反封建斗争精神,为后世中国有识之士设计和改造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素材。
  (3)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
  孙中山(1866-1925),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孙中山非常关注民生问题,“民生主义”是其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充分体现其建立一个理想的福利保障社会的理念。他认为,“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人民的穿衣、吃饭和其他生活需要。孙中山非常同情工农劳苦大众的苦难境况,主张实施社会救济措施,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主张消灭贫富差距,实现“真自由平等博爱”。
  孙中山非常推崇“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主张安老怀少,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营,幼者有所教”②。他强调社会福利并非不平等的施舍,而是现代政府理应承担的责任,政府对于救济贫弱、扶养老者、教养幼子等善政责无旁贷。另外,为了消除贫富分化,保障全体国民之福利,孙中山还提出将土地收归国有后平均地权的主张,以此实现全体国民享有平等福利的“均富”目标。
  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关注民生、体恤劳工、重视慈善、追求均富的社会福利思想,对于我国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福利
一、福利
二、社会福利
第二节 社会福利制度、体制及体系之辨
一、社会福利制度
二、社会福利体制
三、社会福利体系
四、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 社会福利思潮、政策与模式比较
第一节 社会福利思潮交锋
一、西方社会福利思潮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节 社会福利政策选择
一、保守主义福利思想的政策体现
二、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思想的政策体现
三、自由主义福利思想的政策体现
第三节 社会福利模式比较
一、社会福利模式的分析框架
二、威伦斯基与列彪斯的“两分法”
三、蒂特马斯的“三分法”
四、艾斯平一安德森的“三个世界”
五、东亚福利模式
第四节 我国社会福利模式选择
一、中国社会特点及现行社会福利模式之不足
二、中国现代社会福利模式的构建原则及显著特征
三、中国现代社会福利模式的支撑体系与构建路径

第三章 社会福利主客体系统
第一节 社会福利主体系统
一、基础性社会福利主体:家庭
二、主导性社会福利主体:政府
三、载体性社会福利主体:社区
四、补充性社会福利主体: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 社会福利客体系统
一、普惠型福利客体
二、特殊型福利客体
第三节 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一、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络
二、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构建的意义

第四章 现代社会福利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社会福利体系辨析
一、社会福利体系的概念
二、社会福利体系的特征
三、社会福利体系的内容构成
第二节 社会福利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
一、大福利视域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五章 社会福利管理体制
第六章 社会福利实施方式及途径
第七章 普惠型福利基础上的特惠型福利
第八章 农村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