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吻为何物
(What is a kiss)
以吻为何物作为开头,也许有些琐碎无益:这事妇孺皆知。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迎接我们的便是众人的亲吻,在漫漫人生路上,吻总会伴随我们左右,就像所吟唱的那样——
奉献你的亲吻,抓住他人的亲吻,
让这忙碌的世界为你所用。
尽管如此,这个问题完全不是多此一举,甚至还引发了我的某些兴趣,因为,想要定义它,绝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向诗人请教这个问题,他们常常会敷衍说吻就是某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而对于其确切的含义,则很少有人去追究。
乍一看,这作何解?
握手、拥抱及缠绵的亲吻有何隐含之意?
只有你的心才能为你解释一切。
遇到这种问题,我们的大脑是怎么想的?
我们来以艾瑞斯楚普举个例子,他补充了这样一个解释:
见到你时,你拒绝了我的亲吻,
却没有断然回绝我的拥抱,
因此我只能转而投入这项冗长乏味的艺术,
让易怒的智慧在我的唇边乱串。
然后我的声音开始顾自合理解释,
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诗情,
即便其中最甜蜜的部分也毫无意义。
面对你的怀抱,你的双臂,你的嘴唇,以及你闪烁的眼睛,
我该怎么表达?
所有的语言在我的兴奋面前都失了颜色。
这样的说法对于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无帮助。有的诗人给了我们一个颇具寓意的解释,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其描述为一种感觉,他们认为吻是一种表达,不能单从生理学的角度对其下定义。因此,法国诗人保尔??魏尔伦将吻定义为“当燃烧的心开始吟唱美妙的爱情诗篇时,在牙齿键盘上所弹出的激烈伴奏。”
亲吻!是植于爱抚花园里的一株蜀葵,
是唇齿键盘上弹出的如火的伴奏,
是爱人用燃烧的心唱出的副歌,
如天使一般的嗓音中有醉人的忧伤。
这种解释,对我来说新颖、优美而且贴切,不过,这里专指的是爱情之吻;但是众所周知,除了爱,吻还能够表达很多其他的情感,这能启发我们去理解吻的内在本质。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抛开诗人,从语言学家那里寻求答案吧。
《丹麦语言学会词典》或者《中国科学院科学词典》中,吻的定义是:“嘴唇在身体上施加的一种压力。”一看到这个解释,大家都会觉得不太满意,上面的这句话中,我们唯一能接受的只有一个词,那便是嘴唇。这是当然,因为亲吻的首要条件便是嘴唇。德国人常说“无嘴不成吻”,芬兰人则说得更加直白——给嘴唇,“亲吻”,顾名思义就是“给他(她)以唇”。
嘴唇是怎么亲吻的呢?
吻,是嘴唇肌肉通过吮吸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同时伴随着或轻或重的声音。因此,单纯从语音学角度来看,吻可以定义为一种吸气的双唇音,英国的语言学者将其称为唇拍击,由拍击嘴唇所制造出来的声音。然而,只是肌肉的运动并不能产生亲吻;大家都知道,马车夫也可以通过嘴唇肌肉的运动来驱赶马儿;只有在其用来表达某种情感,而且嘴唇受到重压或只是简单地与有生命的对象产生接触的时候,才能称之为亲吻。
奥地利专家W. 冯??肯佩伦在其著作《人类语言机制》一书中,对伴随亲吻所发出的声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他根据亲吻的声音,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种为正式的亲吻,这是一种满怀柔情、声音清脆、发自内心的亲吻;第二种更加谨慎小心,或者从声学上来讲,亲吻的声音较弱;在说到最后一种亲吻时,肯佩伦略带轻蔑之情,他将其称为一种恶心的拍击。
虽然不甚科学,很多其他的作家也曾试图定义并解释亲吻所产生的声音。约翰内斯??约根森在他的《情绪》一书中写道:“浪花拍击沙滩上鹅卵石的声音就像是长吻所发出的声音。”
然而,其中专有的滑稽或者讽刺的一面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在索伦??克尔凯郭尔的《诱惑者日记》一书中,约翰内斯提到,刚订婚的夫妇常常会成双成对出现在他叔叔的大宅子里:“如果没有人去打扰,整个晚上你都会听到一种声音,仿佛有人在拿着苍蝇拍四处转悠:这是恋人在亲吻。”德国人的比喻来得更加激烈:“亲吻所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奶牛在奋力地将后腿从沼泽地里往外拖。”众所周知,马克??吐温所用的隐喻通常都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弗雷泽》中的一句古丹麦人的表达,我有些疑惑,它是这么说的:“他亲了她一下,那声音就像是一个人砍下了牛角。”另一位古时的作者说,亲吻听起来就像是拔出猫头鹰的角所发出的声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