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卸下内心的负累》是华语世界心灵成长畅销书 “慈悲系列”之放下篇。
《放下:卸下内心的负累》是贤宗法师十年之作,华语世界第一部完整的“禅修六部曲”,都市修行人的必读经典。
《放下:卸下内心的负累》引领读者进入“仰望星空”的豁达人生观。让你放下不安的念头,本书帮你用爱与慈悲圆满自己。
打开心量,放下自我。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贤宗法师,号宗雄,福建人。四岁入道,冠岁披缁。禅宗临济正脉第四十五世传人,香海禅寺住持。
本书引领读者进入“仰望星空”的豁达人生观:
第一步: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懂得过河,更要懂得如何放下;
第二步:改变心灵的磁场,培育一颗喜悦的心;
第三步: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如此,才能活得明白。
瞎子为谁打灯笼
当我们做事业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宽广的心——做的这件事情能不能帮助更多的人?想想你的员工、你的家人、你的客户,当你做每一件事情都想着他们的时候,你就会做得非常好,而且做起来不用花很多的精力就能成功。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处世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呢?你不断地想到别人的时候,别人就会被你所吸引;你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天天想着把别人口袋里的钱变成自己的,那他就会离你远去。这就是成功和失败的区别。
很多人觉得,给员工多发些福利,那自己的资产不就减少了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迷”了,才叫作众生,哪天你悟了,变成圣者,你就能透视人世间的一切。我们不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总会被它所困扰,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将来的人生;当我们学会看开利益和得失,敞开心量去付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聚拢在你的身边,成为你的支持者,成为你事业的伙伴,成为你成功的推动力。当你的眼睛放射出来的都是贪婪和索取的时候,你再怎么伪装别人也能感觉得到。
禅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瞎子晚上出去的时候总要打灯笼,他不是打给自己,而是为了照亮别人。我觉得这个灯笼打得很有意境,当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能想到自己是个瞎子,需要为别人打灯笼的时候,这个人就是菩萨,就是人间的圣人,就是佛。
我们由此引申到第二个题目,破除“我执”和“法执”。
当我们一直执着于一个“我”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所有东西,都会一直局限在狭小的区域里。
就像我讲到某人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感觉到,师父提到我了,我很紧张;或者说,我被人家重视,内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喜悦。我们都希望被人重视,总希望被人家认可,总希望别人能感觉到自己是怎么样的。当这种意识很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到你的相貌、你的面子、你的言谈、你的举止、你所做的所有事情上,你就会不自在。当你离开家乡在外面闯荡的时候,就会告诉人家你的家乡怎么样。如果你是一个上海人,你会跟人家夸上海怎么好,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当别人说上海人小气时,你就会跳起来反驳,是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论从哪个地方出来,都会不由自主地把那个地方的面子罩在自己身上。就像一个董事长去开家长会的时候,他总是端着一个“我是董事长”的架子。其实,在这个时候你就是家长,你就是孩子的父母,你摆这个谱,谁理你?
佛学里面讲“我执”的破除,是让我们从“成、住、坏、空”这样一个流程,以及组成我们人体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中去看待自己。我经常教我的学员们做不净观,就是为了破除对自我的贪恋。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能观想成一块不断坏灭的烂肉,你还会贪恋那些附加在身体上的外在装饰吗?你还会在乎自己的面子、名望、地位和金钱吗?如果你这样去观想,还有什么事情是放不下的?
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执着,就是我们所说的“法执”。事实上,世间事物因缘相聚而存在,因缘离散而消失,每一样事物都有它存在、生灭、变异、消失这样的过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这样的。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后我们就会知道,缘聚缘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以,当我们有缘相聚的时候,就要好好珍惜这个缘分,分别的时候也不要去悲伤。这就是一切事物的规律,佛教把这样的一种思想叫作空性。
末日之心
信仰并不虚幻,关键在于你能否放下一颗深谙世故的心。
在生活中,如果每天都有精美的食物吃,有舒服的床休息,信仰的确会显得遥远而无处安放。然而,我希望大家常做这样的观想:今天就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天,此刻就是我的弥留之际,我的心是否会感到遗憾、悔恨?我是否能够知道今生的意义何在?是否会因为虚度光阴而捶胸顿足?我有没有犯过无法救赎的错误?
如是观想不仅不枯燥无聊,相反,它能帮助你认识自己,时刻明白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要向哪里去。这些指向存在的思考,在古希腊被称为“第一哲学”,它的地位要比今天被奉为现代化恩主的自然科学更加高贵。而佛陀更以这些指向生死问题的思考作为最究竟的智慧。
能否思考这些问题,正是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其他动物整天都忙着寻找食物,忙着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即使生活在非常空灵、秀美的环境之中也无法自知,唯一的思考能力就是处在非常危险、紧迫的情况下匆忙逃生,这还是出于本能的反应。如果人的行为、思考只能停留在这种浅薄的层面上,人又何以为人呢?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所谓教育,其理论前提就是要反思、要思考。比如僧人在接受食物供养时,就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功德多少来接受供养。这正是: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方受此食。
因此,人应该经常思考自己:来到这个世上,我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其实,人都有这种能力,只不过是愿不愿意去做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