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0开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802503
  • 作      者:
    舒勇, 妙华法师, 王林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舒勇,中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被称为“中国环保艺术第一人……”“行为艺术营销创始人”佛罗伦萨艺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参展艺术家。
  
  妙华法师,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知名法师。中南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起以著书、弘法为务,现任湖南省长沙市望城洗心禅寺首座。
  
  王林,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文管会顾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船山学社副社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从〇开始》本来定名叫“这世界是个泡”,但有人认为太扎眼了,改成“从〇开始”。在这里我有必要多说几句。从两维的角度“泡泡”可以看成零,但如果从多维看零亦是泡泡。零上零下是温度的临界,零上是正,零下是负,正负的转换是绝妙的。从太空看地球,是蔚蓝色的“泡”,我们生息在上面,看明白了,当然可以有所领悟,而悟的结果是:生命宝贵!
展开
精彩书摘
  妙华:这叫什么,这叫孩大不由娘。
  王林:您刚才说的那些,精神就像爬山,这是您的解释。但是当作品一旦成为公共产品之后,就由不得你了。我们所看到的您的画,里面有我们自己的感觉。说心里话,我是越看您的画就越尊敬您。比如说像您的“中国龙系列”(参见彩图第2面,“中国龙系列”之《龙行天下》),是什么意思?那幅画又是什么意思?我们的解读是:中国龙或者说中国龙马精神、中国气派被无数的人给伤害了,刀的刀砍,箭的箭射。现在的一些中国人,或某些人,一方面是仰望中国龙,一方面却在伤害中国龙。你知道,在世界上中国人给别人的印象是什么?并不是所说的“高大”“伟大”“力量强大”等等。有一些在国外的中国人,由于个人行为表现素质低下,甚至被人批评为缺乏教养。所以我觉得您这幅画,是您用您的画笔进行了批判,是对中国民族性里面的卑劣进行的批判。还有那幅画,中国人在空中飞舞……
  妙华:稍微停一下。不要激动。画家把社会都批判了,那思想家和哲学家、政治家不都失业了吗?
  王林:实际上他的作品里有很多哲学思想,比方说他的“高风亮骨系列”(参见彩图第3面,作品《高风亮骨》),我不知道我们妙华师父是否关注过,我不知道这次展馆展出来没有。
  妙华:这个我看了。我看到作品里有骷髅,骷髅上面还有竹叶,我看后有点毛骨悚然。
  王林:舒勇老师的作品,我觉得真的是要读的,要读他的作品,读他的心。我们一般讲到“高风亮节”,就会想到作品里面有没有“节”,它有节,因为它里面有竹节。竹是什么,竹是“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节”就是中国人讲的气节。在他的作品里面,就像刚才妙华法师说的,森森白骨让人悚然。竹子只有能面对死亡的威迫,才能长出节,长出竹叶。竹是清雅的象征,是气节的象征。他的作品还让我想起了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就是说只有在白骨中才有节,有节的人必定成为白骨。
  妙华:听了你这段讲话后,我确信你是电视台的评论家,因为你的讲话是掷地有声啊。我现在来说说我对“高处系列”的感受,和尚不诳语,我就实话实说。我那天到展厅以后,进来看了“高处系列”,看到每一个山头站着一个人。当初我一看,我说这个胡靖叫我来看的这叫什么画啊,这画像连环画,充满着一种稚气,好像对社会的解读不成熟,甚至那山上站的人和山的比例都失调了。因为我们接受的传统美学教育,学习的一般都是《溪山行旅图》这样的作品,人是作为山的一部分,在河边上怡然自得地品茗、论道。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在大自然界中变得很渺小。我们习惯于这样去解读中国的山水画,我也是这样解读的,所以我心里有个坐标。但是我看到他的画以后,看到很多的人在往山上爬.又看到每一个山头站着一个人,每个人手上拿的工具又都不一样,我说这个画家思想不成熟,太幼稚了。然后,我就转了一圈,直到看到他的泡泡以后,我再回过头来看他的画,忽然发现这个画家是有哲学思想的,他的思想和意境并不在笔墨之间,或者就笔墨来讲,他的用笔和创意是反传统的。因此有人把舒勇叫什么后现代,他总是要把社会某些地方刺痛,然后引起别人的关注。
  ……
展开
目录
这世界是个“泡”(代序)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破壁、跨界、灵动
——“泡泡艺术”之三界对话
开场白
介绍舒勇大师
介绍王林教授
关于“泡泡”艺术
美丽的“泡泡
“高处”是一种高度
对“龙”的思考
重提行为艺术
在符号的后面
《施瓦辛格》与“美国梦
中国有梦
办公室的”泡泡“
“泡泡”是一种临界
“泡泡”会破灭
公开对话
从艺术看社会
在批评中成长
跨界思考
世界是个“泡
生命如泡如影
破壁,汲取净能量
虫子的灵动
打破艺术的戒律
和尚的艺术
合和哲学
由”泡“悟到的
肤浅的模仿
在欣赏中成长
当”泡泡艺术“遇到《金刚经》
互动环节
附读:评论
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