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队建设战略转变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77165
  • 作      者:
    释清仁著
  • 出 版 社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释清仁,生于1977年,山东青岛人,2006年获军事学博士学位,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助理研究员。2014年曾赴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SDP)从事客座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思想、国际战略。先后参与完成国家、军队及军事科学院课题20余项,参加撰写《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军事透明论》等理论著作7部,在《中国军事科学》《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队建设战略转变思想研究》以历史为序,从“为什么转变”“转变什么”“怎样转变’,三个方面人手,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的两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分别进行了研究,着力揭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军队建设战略转变思想的全貌,并从中总结出对今天的军队建设有益的经验及启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队建设战略转变思想研究》就是依据编辑《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所掌握的大量档案材料,以及相关文选、年谱、回忆录、专著等大量图书资料,系统全面地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思想。
展开
精彩书摘
  (二)颁布各项条例制度,规定军队内部关系
  颁布政治工作条例,实行薪金制、义务兵役制和军衔制三大制度是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使我军的正规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950年秋,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示军委军训部成立条令编修委员会,编写共同条令。军训部很快以苏军条令为蓝本、结合当时军队的体制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编写了《纪律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草案,并在刘伯承的主持下进行审查讨论与修改。1951年2月1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总参谋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队列条令(草案)》和《纪律条令(草案)》,要求全军试行。条令颁布试行后不久,我军的编制和装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根据新编制和部队改装的情况,对条令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1953年5月1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颁布经过修改的三大条令草案。
  1954年和1955年,毛泽东领导全军实行薪金制、军衔制、义务兵役制。1954年11月9日,国防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薪金、津贴暂行办法》,从1955年1月起开始实行,长期实行的供给制为军官薪金制所代替。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从1955年9月开始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2月,一届人大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决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奖章条例》,还通过了《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卫祖国和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有功人员的决议》和《关于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功人员勋章奖章的决议》。1955年7月,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1956年义务兵役制开始实行,实现了我军由志愿兵役制向义务兵役制的转变。这一兵役制度的实施,使我军有了可靠的常备兵源。
  (三)进行四次精简整编,提高军队的质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人员数量庞大,军兵种结构极不合理。1950年4月,我军总人数已达550万人。鉴于这种状况,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将军队总人数压缩到400万。1950年5月,中央军委召开全军参谋会议,部署整编工作,确定了全军分期分批复员或转业百余万人的精简整编方案。1950年6月30日,中央军委发布军队复员150万人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第一次大规模精简整编。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这次精简整编计划未能完全实现,不久部队进行了扩编,1951年底总兵力达到611万人。这对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但在财政供应上也成为国家的重大负担。①
  1952年,在朝鲜战场形势基本稳定下来、国内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以后,军队精简整编工作继续进行。这次整编主要是裁减陆军,增加海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部队的员额,加强军队院校建设。1952年1月5日,毛泽东批准了《军事整编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到1952年10月底,全军共精简近200万人,总员额减少到420万左右。通过这次精简整编.大大压缩了步兵人数和机关员额,增加了特种兵部队的编制人数。同时,海军、空军和院校在精简整编中得到加强。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上编 由革命战争时期向和平时期转变
第一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历史条件
一、革命战争胜利与国家政权建立是战略转变的基本前提
二、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是战略转变的时代根据
三、国家安全形势日益稳定是战略转变的可靠保证
四、现代战争要求与军队落后的现状是战略转变的重要动因
第二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总牵引
一、新中国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逐步确立和基本内容
二、战略方针的防御性要求军队建设转人和平时期
三、战略方针的积极性要求毫不放松加强军队建设
第三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内容
一、确立“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主题
二、由强调革命化建设向重视全面建设转变
三、由传统建设模式向学习苏军模式转变
四、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
五、由强调数量建设向重视质量建设转变
第四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途径
一、统筹兼顾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突出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
二、以原子条件下的机械化为中心加强现代化建设
三、围绕“五统四性”的要求推进正规化建设
四、以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国家制度为重点进行革命化建设
第五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历史评价
一、根据客观实际变化及时实施战略转变,适应了国家及军队建设的需要
二、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并有效掌控进程节奏,确保了战略转变的顺利进行
三、着眼世界军事发展大势选择突破口,实现了军队建设的“跳跃式”发展

下编 由和平时期向临战状态转变
第六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历史条件
一、周边安全环境不断恶化是战略转变的根本原因
二、爆发世界战争的可能性加大是战略转变的时代依据
第七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总牵引
一、提出“备战整军”方针,以战备的要求加强军队建设
二、提出“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和“诱敌深入”思想,确立应付全面战争战备方针
三、正式确立“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略指导思想,军队建设完全转入临战状态
第八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内容
一、立足最坏的可能确立“备战”的主题
二、由长远性、基础性建设,向应急性、临战性建设转变
三、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强调革命化建设与数量规模建设
第九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途径
一、突出国防建设的首要地位,经济建设让步于国防建设
二、重视恢复我军建设传统做法,迅速提升反侵略战争能力
三、针对新的战争样式与作战方式,发展现代战争作战能力
第十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历史评价
一、着眼战争威胁实施战略转变,增强了应对战争能力并维护了国家安全
二、立足以劣胜优“超常规”地做好战争准备,有效推进了战略转变进程
三、“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导致在战略转变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结束 语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综合分析军队建设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转变、何时转变、怎样转变
二、深刻认识平时与战时战略转变特点规律,妥善处理提高建设水平与应对战争的关系
三、宏观把握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既注重现实政治需求又遵循军队自身发展规律
四、以战略方针调整为牵引,根据作战对手、作战形式的变化及时启动战略转变
五、确立科学的战略转变主题,并根据客观形势发展及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六、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既根据一定历史条件有所侧重又使两者保持同步
七、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战略转变要求,并着眼战争形态发展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八、始终不放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全面建设,并科学定位“三化”内部关系
九、以科学理论指导战略转变全程,并着眼新的时代需求创新发展战略转变理论
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推进战略转变,并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