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发展由创新来驱动,社会发展也由追求效率转向追求公平。国家完成驱动力的转换,增强社会的公平性,才能避免经济增长停滞,引发社会动荡,掉入“中等陷阱”。
2、经济能否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否有提高,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难以发展。
3、中国经济转型就是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不再以“世界工厂”模式去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将经济增长落实到经济品质的提高以及国民生活福祉的提高上来。
4、政府应推进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完善住房分配制度,整顿与规范收入分配方案。
5、企业转型应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主要力量集中到技术创新、管理提升、核心能力提升上来。
6、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环保工作,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对整个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进行污染控制,尽可能地降低污染消耗,更多地使用可循环再生能源。
7、企业家要克服浮躁的心态,尽快调整以前对于“大”和“速度”的盲目崇拜与追求。中国企业未来要真正实现转型必须经历“阵痛”的过程。
8、新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工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化因素越来越多,传统产品生产流程将被制造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打破,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产业链上实现了纵向融合,产业链也会进行重组。
9、学术造假源于大学精神的缺失,要想治理高校学术造假问题,重建学术环境,就必须要重塑和弘扬大学精神,使学术回归理性,回归尊严。
10、日本微小企业船小好调头,既可以把各方面的费用充分降低,又可以通过自身的核心技术或加工工艺,把这个产业控制住。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就是要加强以农村物质建设、环境建设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农业的综合开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发展农业,实现粮食的增产增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