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现象的哲学思考: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情认识:human's emotional cognition on the objective world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41405
  • 作      者:
    胡家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胡家瑞,生于1937年,恰值国难当头;1957年考入清华大学,翌年遭逢“大跃进”;1963年毕业,其间经历三年困难时期;此后从事航空导航仪表的研制工作,接着又是“文化大革命”。时代老人像一个哲学家,不断地要求我们这一代人思考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此经历,形成了我的人生风格:乐于苦思,尤喜空谈,沉迷抽象,嗜好推理;故此,见解频异于常识,结论又似乎荒唐,但自信犹在。把稳科学之舵,摘取美学之冠;为中华增光,乃平生所愿。
展开
内容介绍
  《美现象的哲学思考: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情认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解开了古希腊时代哲学家们提出并折磨了历代大哲学家数千年之久的“美学之谜”,尤为重要的是它在解开美学之谜的过程中引入的“感情认识”这一新概念。这一概念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重要的也是根本的概念。作者提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情认识”这一新概念是对人类人文科学事业的重要贡献;与亚里士多德开创人类科学思维方式的《工具论》相类比,《美现象的哲学思考: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情认识》揭示了人类特有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它是研究社会现象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一概念不仅引导我们解开了“美学之谜”,或将使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它将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和各种社会现象。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学是研究美感的产生、发展和消失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而美感又是一种精神现象,也就是说,它是研究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的科学,或者说是意识和存在的关系的科学。因此,美学在本质上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属于意识领域中的认识问题。没有哲学体系的建立,没有一种科学化的哲学体系,也就不可能有科学的美学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这么迟才被提出来和在作为一种真正科学的哲学的基本骨架形成之前,发展如此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学的研究比起其他学科来更离不开哲学的陪伴与指导的原因。
  辩证唯物理论的骨架已经架起,美学的骨架就应该可以看到雏形。美学家必须具有高度的、正确的、科学的哲学素养。认定这一方向,才会发现解开美学之谜的光明之路。那些想使美学的研究离开哲学而导向艺术的、单纯心理的、甚至是生理的研究,是认错了灯塔,是走上了美学研究的歧路。
  长期以来,人们就把艺术的研究,误认为是对美学的研究,其实不然。艺术创作是要征服欣赏者的心灵,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东西,使读者发生感情的共鸣。要做到这点,就要懂得人们的感情变化规律。因此,研究艺术形象的内容就不仅仅是美,还有丑,还有形形色色的感情反应:如爱和恨、荣誉感和同情心、烦恼和快慰、勇敢和恐惧、怯懦与羞辱、愤怒与悲哀等等。艺术也要表现美,但那只是艺术的一小部分内容。
  从艺术技巧论的角度来分析,它更多的是研究如何抓住欣赏者的心理特征,以达到使之动情的目的。艺术对美学的研究,只是从效果上去思考,因为艺术是要打动人心的,它更多的是研究如何使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更直观、甚至要使他刻画的人物有呼之欲出、触手可及的感觉;研究如何使用对比强烈、引而不发、悬念跌宕、雪上加霜等等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那套技巧。这就要求作者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物以及读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和艺术的研究应该是配套学科,而探索美的本质则需要对事物进行抽象的能力和推理的严密性;研究艺术时所使用的方法在这里是不适用的。
  至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批评、艺术欣赏以及艺术种类、形式、风格等等,是属于艺术哲学和艺术理论,它们和美学完全是两个领域。艺术的起源是从创作开始的,是人的主动行为;美感的产生则是被动的、反应式的。它们的本质也就不可能是同一个。至于说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批评,就更无法往“美”上套了;如果说长得漂亮有什么“社会作用”的话,比如说古代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鼻子①所起的“作用”,和艺术的社会作用也是风马牛,完全不能类比了。至于将艺术批评用在人们创美活动还算勉强沾边的话,那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美,又如何批评呢?可见艺术和美是两类不同的现象。如果美学只研究艺术,那就等于取消了美学。美学的研究将会连徘徊的余地都没有了,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学术领域的流浪儿。
  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即:为什么在黑格尔之后,西方的美学研究转到了艺术心理的歧路上去了,而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无所建树。历史上的美学,由于没有明确其研究目标,虽然美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被提了出来,但仍然没有确定其独立地位,长期以来就是由“艺术研究”这一养父领养的。由于不得要领而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当然,艺术的研究是会得出某些美的规律;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研究美学,无非是一些美的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不等于美的基本规律,更不等于美的本质。艺术家们运用这些规律指导自己的创美活动,以使自己的创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艺术部分地属于实用美学的范畴,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他要创造美的形象。所以它和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艺术就是美学;如果这样,那么世界上除了“艺术学”还会再有其他科学吗?由于艺术的感人作用,无须多作说明,人们就很容易发现:艺术,特别是文学,它们和伦理学、心理学的关系,比和美学的关系要密切得多。艺术是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绪并影响着社会的情绪。可以说,这种“作者的情绪”也正是他对人生的理解和他的处世道德观的表白。他正是通过作品中每个人的道德表现、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就用艺术研究来代替伦理学和心理学。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难解的美学之谜
第一节 美学研究什么
第二节 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节 美学研究方法评说

第二章 美在于事物的感性形象
第一节 美概念的限定及美感的实践性
第二节 美与艺术是两码事
第三节 科学无所谓美
第四节 感性形象是产生美感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美的主观性和美的客观性
第一节 美是对人类而言的
第二节 美学在歧路彷徨
第三节 美在关系
第四节 美判断
第五节 美感与认识论
第六节 关于主观与客观的赘语

第四章 人对客观世界的感情认识
第一节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两种认识
第二节 喜爱和厌恶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
1.喜爱之情的客观依据——功利效果
2.生命本能反映着人们最根本的功利价值
3.成功是人类喜爱之情的重要源泉
4.荣誉具有精神性功利价值
第三节 感情认识的理论意义

第五章 美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形象是人类对事物喜爱之情的寄托体
第二节 美产生于人们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
第六章 美的基本因素
第七章 美的基本性质
第八章 感情认识与理智认识
第九章 人之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