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我国提出生态文明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生态文明”一词主要被中国学者使用,在西方的学术领域中很少涉及。两方人文社会科学受“现代性危机”、绿色运动和现代生态学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中期起,在文化、哲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针对未来社会的政治哲学基础、文化观或世界观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有关生态文明的一些“重叠共识”,逐渐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学等多种与反思“生态危机”、拯救人类文明相关的学科领域。从人类发展进程的角度,西方学者提出的相近词汇是“生态学世纪”、“生态时代”、“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等。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学者首次使用牛态文明一词并进行内涵阐释。1985年在我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第二期介绍了1984年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期发表的有关文章摘要。文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从现代生态要求的角度看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征。它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方法及其物质基础、工艺以及社会同自然相互作用的思想,而且还包括这些问题与一般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规范和要求的一致程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思华1986年初在上海中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提出“实现社会主义满足人民群众的全面需要,达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这是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也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并在其1997年出版的《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中,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社会文明形态”。
1987年,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提出如果从人与自然相瓦关系角度看,“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这种文明就是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从生态文明的内容出发,人类社会同样可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蒙昧时代,是指人类根本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社会的人没产生的时代。野蛮时代,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基础上,人类把自身当做自然界的主人,看成是自然界的征服者的时代。而文明时代,则是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人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是自然界的精心管理者的时代。”他认为,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21世纪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纪。
199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全国绿化委员会第18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巩同成果加快发展,提高国土绿化水平》报告中,作为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了“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的重要命题。我国学术界真正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在小范同对生态文明的产生、历史地位、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以后形成研究热潮①。
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体现在我国的执政纲领中始于党的十六大。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标中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给小康社会注入了绿色的生态内涵,强调我国应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并在“五个统筹”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同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提出,我国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