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清儒学比较研究:黄宗羲与阳明学:Huang Zongxi and Yangming doctriv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46790
  • 作      者:
    孙宝山著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孙宝山,原籍山东省泅水县,1968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91年,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7年,先后在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大连经济广播电台工作。1997年至2002年在日本留学,获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归国后,曾任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讲师。200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8年,在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明末清初儒学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现任教子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儒学,曾先后至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神学与宗教学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交流。从2002年至今,在《中国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鹅湖》、《哲学门》、《圉学研究》、《古典文献研究》、《中国文哲研究通讯》、《哲学动态》、《国学学刊》、《中州学刊》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返古开新——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中国哲学史选讲》两部。此外,还在国内外报纸上发表文章六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明末清初多种形态学术纷呈变换的时代,黄宗羲作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儒者,以承接阳明学的心学理路为己任,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开拓。作为阳明学的总结者,他对阳明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为其所受到的不公正批判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作为阳明学的传承者,他在阳明学饱受攻击的情况下对其理论进行了继承和调整,将其引向了笃实平和的新发展路径。黄宗羲做出了种种努力对阳明学加以总结和传承,其目的是承接“向内求理”的心学理路,并将其加以拓展以建立一种新的儒学形态,而他本人融理学、经世、经史、文章、历算等为一体的“大儒学”正是这种新儒学形态的体现。
展开
精彩书摘
  以上是笔者对阳明与象山之间学术承继关系的梳理,由于历来学者将象山和阳明并称为陆王,简单地认为阳明继承了象山开创的心学理路并将心学推向了成熟,黄宗羲也受此影响,同历来的学者一样对阳明与象山之间这么复杂的学术关系论述不多。尽管从他对阳明学的产生、发展历程的梳理来看,他对阳明与象山之间复杂的学术关系应当有所认识,但可能受程朱和陆王两大理学派别分立模式的影响,他把注意力更多放到了对这两大派别分歧的弥合及陆王正统地位的维护上,而对陆王内部复杂的学术关系则无暇加以细致的分析。虽然他对陆王之间复杂的学术关系论述不多,只是把阳明学和象山学作为同一学派并列在一起,但他对陆王学统却有着强烈的维护意识,并为维护这一学统而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他在评价薛甲(字应登,号畏斋,明孝宗弘治十一年~明穆宗隆庆六年,1498-1572)的学术倾向时说:“先生笃信象山、阳明之学,其言格物即所以致知、慎独即所以存养、成物即所以成己、无暴即所以持志,与夫一在精中、贯在一中、约在博中、恕在忠中,皆合一之旨,此学之所以易简也。”①他把象山和阳明列为同一学派,称之为“象山、阳明之学”,认为薛甲在学术上走的是象山、阳明学派的“合一易简“路径。他在评价王畿(字汝中,号龙溪,明孝宗弘治十一年戊午~明神宗万历十一年癸未,1498-1583)时说:“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以为学术之盛衰因之,慈湖决象山之澜,而先生疏河导源,于文成之学固多所发明也。”②他将象山与阳明相并列,将象山的著名弟子杨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1141-1226)与阳明的著名弟子王畿相并列,认为象山学和阳明学都得到了其得意弟子的继承发展,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他们的拖累,杨简冲破了象山学的范围,王畿虽有所逸出,但大致还算是在阳明学的范围内进行发挥。他在评论《孟子》的“有不虞之誉”章时说:“程朱之门人尽有庸下,而无不多誉,象山、阳明至今毁者不已。”①象山、阳明受到后世朱子学信奉者的不公平对待和不公正批判,在这些人的眼中,陆王只是应受批判的异端,别说与程朱相提并论,甚至连程朱平庸的弟子都不如,黄宗羲在这里为象山、阳明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和不公正批判而表达不平。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对那些攻击诋毁象山、阳明之人进行了强力回应:
  今之敢于骂象山、阳明者,以晦翁为之主耳。此如豪奴之慢宾客,猁犬之逐行人,其主未尝知也。假使鹅湖之会朱陆方赋诗问答,去短集长,而朱氏之舟子、舆人忽起而哄堂骂詈以助晦翁,晦翁其喜之乎?不喜之乎?吾知其必挞而逐之也。今人于两先生之学不过习德性问学之常谈,其识见无以甚异于舟子、舆人也。晦翁有灵,必且挞之冥冥之中。②在他看来,当世敢于攻击诋毁象山、阳明之人无非是打着尊崇朱子的招牌,但他们的学问见识根本不足以理解朱陆的异同,却纷纷跳上台面欲助朱子一臂之力,即便是朱子也不会容忍他们这种僭越无礼的举动,他在这里对那些假借朱子之名而肆意攻击诋毁象山、阳明之人进行了强力回应,表现出了维护象山、阳明学统的强烈意识。
  ……
展开
目录
总序游斌
前言

第一章 明末清初儒学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经史学与经世学的兴起
一、明代经史学的发展
二、明代经世学的兴起
三、明末清初经史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朱子学的复兴与阳明学的更新
一、朱子学的复兴
二、阳明学的更新
第三节 王夫之对张载气学的发展
一、以气为本与天下惟器
二、变化日新与性日生日成
三、知易行难与行可兼知
四、理势合一
第四节 反理学思想的形成
一、反理学思想的概况
二、戴震对理学的批判

第二章 阳明学的来源及成立辨析
第一节 阳明学与明代前期儒学
一、阳明学与白沙学
二、阳明学与崇仁学派
三、阳明学的成立
第二节 阳明学与象山学
一、阳明对象山学的首次肯定
二、阳明对象山的认同及辩护
三、阳明对陆王学术同异的疏解
四、黄宗羲对陆王学统的维护
第三节 阳明学与濂洛传统
一、濂洛传统对阳明的精神影响
二、濂洛传统对阳明的理论影响
三、阳明对濂洛传统的“向内求理”诠释
四、黄宗羲对阳明与濂洛传统的认识
第四节 阳明学与佛学
一、万物一体
二、良知与佛性
三、无善无恶
四、心与理
五、行

第三章 黄宗羲对阳明学的定位和理解
第一节 黄宗羲对阳明学正统地位的构建
……
第四章 黄宗羲对阳明学的继承和调整
第五章 黄宗羲思想的文献学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