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76625
  • 作      者:
    杨丽珠,刘凌,徐敏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认识你自己”,是一条镌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箴言。干百年来,人类对自身的思考与探索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课题。自我认知在人类种系进化史和人类个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发生发展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基础,是建构人类许多复杂行为的基础,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影响着个体社会性其他方面的形成与发展。作者系统地编制了一套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测评工具,探讨了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初步提出了促进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教育建议。作为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课题成果,《京师心理研究书系: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研究》的出版,将会填补我国自我认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是提升我国认知心理学和自我心理学研究水平的有益尝试,对于探讨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模式,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所主任,兼任辽宁省心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43项,出版著作、教材21部,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以及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
  
  刘凌,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1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徐敏,鲁东大学讲师,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参编著作1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研究专著,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婴幼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对于丰富早期自我认知教育理论,促进早期儿童全面、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书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自我认知的理论、概念、功能、发展特点、研究方法等基础上,编制了一套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有效测评工具,并采用情境实验、现场观察、问卷等实证研究手段深入探讨了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生时间、发展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等,针对不同年龄儿童提出了促进自我认知发展的教育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波维内丽等(1996,1998)首次对儿童的延时自我认知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他们采用经典标记测验的变式对2~5岁儿童的延时自我认知进行了一系列的测查,结果发现,延时自我认知最早出现于4岁儿童身上。斯高特瑞斯等(Skouteris,2006)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2.5岁和3岁儿童的延时自我认知情况进行了再探讨。结果发现,2.5岁的儿童即使在通过了延时反馈条件功能的视野外训练之后,仍有绝大部分无法通过延时自我认知测验;但是3岁组的儿童在经过视野外训练之后却能在延时自我认知测验中顺利摘取被标记在头上的贴纸。斯高特瑞斯等(2006)又采用照片为延时反馈手段,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再次印证了之前录像研究中的发现。斯高特瑞斯等(2009)对2.5岁儿童的延时自我认知进行了再次探讨。他们将训练(视野外反馈功能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延时自我认知测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2.5岁儿童前后测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训练虽然让儿童理解了录像的延时反馈功能,但是儿童的延时自我认知表现并没有提高。但是另外一项研究发现,对2.5岁儿童的录像训练提高了其在实时录像自我认知测验中的表现。
  在对自我认知指标的讨论和验证方面,萨顿多夫和怀滕(Whiten,2001)的研究发现,通过“标记测验”考察的镜像自我认知是自我认知的指标;卡里奇(2004)的研究证实,镜像自我认知是自我认知出现的最早指标;尼尔森(Mark Nielsen)、萨顿多夫和斯劳特(Virginia Slaughter,2006)通过三个实验考察18~24个月婴儿的自我认知的“标记测验”,结果发现“点红”位置不会影响婴儿的自我指向行为。
  这一时期,进行了较多的自我认知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涉及假装游戏、模仿能力、母婴依恋、父母教养等因素。尼尔森和迪萨纳亚克(Cheryl Dissanayake,2004)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选取98名婴儿,在12~24个月期间每3个月为间隔进行观察,考察婴儿的假装游戏、镜像自我认知、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的发展。结果发现,延迟模仿出现在即时模仿、假装游戏和镜像自我认知之前,延迟模仿是其他三项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即时模仿、假装游戏和镜像自我认知在18~21个月时出现,并遵循着相似的发展轨迹。赫罗尔德(Herold)和阿赫塔尔(Akhtar,2008)的研究表明,自我认知和模仿能力相关显著,与未表现出模仿能力的婴儿相比,较多的表现出模仿能力的婴儿通过“标记测验”。刘易斯和拉姆塞(Ramsay,2004)检验婴儿视觉自我认知与个人言语的使用以及假装游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认知与个人言语的使用和假装游戏有关,即表现出自我认知的儿童使用更多的个人言语,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假装游戏。海迪一科吉斯克(Heidt-Kozisek)和皮普一西格尔(Pipp-Siegel,1997)检验了早产儿与足月儿的依恋和自我知识的关系,发现20个月婴儿的自我知识与13个月和20个月的依恋状态有显著相关,与是否足月出生无关。哈雷尔等(Harel,2002)采用纵向追踪设计,考察54名婴儿的出生顺序、性别,以及婴儿在12个月时与母亲之间的情绪可得性对于20个月的视觉自我认知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母婴之间的情绪可得性可部分预测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其中与低反应性的婴儿相比,高反应性的婴儿更容易认出他们自己,而其他因素(如母亲敌对态度、母亲的不信任、母亲的敏感性等)对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没有影响;婴儿出生顺序对自我认知发展有非线性的影响,其中,与第一个出生或第三个出生的婴儿相比,第二个出生的婴儿较不容易认出他们自己;婴儿的性别与20个月的自我认知能力没有显著的关系。父母教养经验和教养观念与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有关。跨文化研究表明,强调独立的教养方式和教养观念会加速儿童分类自我的形成。凯勒等(Kel-ler,2004)探讨喀麦隆、哥斯达黎加和希腊三种文化下早期父母教养经验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文化背景无关,在婴儿期更多地采用理性距离型(distal parenting)的教养方式,比更多采用身体亲近型(proximal parenting)的教养方式,对于早期自我认知的出现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自我认知研究概述
第一节 自我认知的概念
第二节 自我认知的维度及功能

第二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节 苏联心理学关于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理论
第四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与发展研究简史
第二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生
第三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

第四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意义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以往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研究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六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测评工具的编制
第一节 早期儿童延时自我认知发生测评工具的编制
第二节 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测评工具的编制

第七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生研究
第一节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的微观发生研究
第二节 婴儿实时自我认知发生的横向研究
第三节 早期儿童延时自我认知的发生研究
第四节 早期儿童言语自我认知的发生研究

第八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 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 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发展特点

第九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母婴依恋与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师期望、师生关系对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影响

第十章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研究的综合讨论
第一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测评工具的编制
第二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生
第三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
第四节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
第五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第十一章 促进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教育建议
第一节 0~2岁,让宝宝学会认识自己
第二节 2~4岁,发展宝宝的自我认知能力
第三节 4~6岁,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中文修订版(部分样题)
附录2: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部分样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