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建改革逻辑:顶尖经济学家建言中国经济未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131811
  • 作      者:
    网易财经中心编
  • 出 版 社 :
    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深水区改革将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聆听智慧和理性的声音。
  厉以宁、陈志武、贺铿、茅于轼、龙永图、蔡锷生、吴晓求、任志强、宗庆后、刘永好等50多位国内顶尖经济学家、企业家,倾力打造思想盛宴


展开
作者简介
  厉以宁、陈志武、贺铿、茅于轼、龙永图、蔡锷生、吴晓求、任志强、宗庆后、刘永好等,他们是中国经济的见证者,是中国经济各个领域当之无愧的权威,且听经济界精英剖析“新政”,共论中国深水区改革。


展开
内容介绍
  削减行政审批、设立自贸区、利率改革等举措表明,中国正在重建改革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厘清政府边界,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并且把权利还给个人。要完成这场必须的改革,就要去突破既得利益的障碍,解决社会经济领域的诸多问题。
  《重建改革逻辑(顶尖经济学家建言中国经济未来)》以网易经济学家年会论坛内容为基础,收录多位国际知名经济学者及中国顶级经济学家在全民关注的话题的演讲及总结,在互联网金融变革、土地改革、产权改革、货币改革等经济领域,深入解读中国未来经济前行的方向和路径,让人们更加了解改革的逻辑,寻找利国利民之道。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有两个层次:一方面是资本配置体制的改革,要让每种资本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该门户开放,允许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并且改为混合所有制。要鼓励民营企业去参股国有企业,甚至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


  随着地权制度的改革,土地财政的现象会逐渐被遏制,这也会促进房价适度下降,但是地权改革本身不会为小产权房正名。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来看,小产权房在地权改革当中成为商品房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地权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承包土地的处分权问题。另外,我国房产税的立法问题也必须加快解决,房产税是促进住房合理消费的重要经济杠杆,房产税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不增加基本消费的负担,有效遏制过度消费和投机行为。

  ——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  贺铿


  我们就是要把上海自贸区建成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符合国际最新经济贸易体制规则的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从它的立意出发,是为了给中国下一阶段的改革做试验田,为我们深水区的改革趟路。

  ——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  龙永图


  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也使得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客户量大大增加,这些变化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今后面对的监管会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所面对的更细、更严,其现有的利润空间也可能因此会受到很大的压缩。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  陈志武


  在新的格局下,国家经济要继续前行,还是要继续按照市场的规则去做。我认为民营经济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对象之一,民营经济将会和国有企业,以及其他的所有制企业一道,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我想这或许就是改革的逻辑。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


展开
精彩书摘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城镇 (市) 化,城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它不是单纯的一项建设,而是一场改革。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经济有它的特殊性。我们经常采用一个词叫作“二元结构” (或者“城乡二元结构”),这个用法是不妥当的。因为“二元结构”自古就有,但是,现今的中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体制”,或者说“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制度化了。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山东人移民到东北去,无论是通过水路还是陆路,到了东北那就是自由天地了。山东的农村人到了东北,可以在城里买房子、建工厂,可以开商店、当店员,而山东的城里人到了东北以后,他可以在农村买地、租地,可以搞农业,可以建房子。农村人在农村住久了,他愿意进城就进城,城里人在城里住久了,他愿意到农村就到农村。当时,生产要素“人”这个环节,是自由流动的,所以没有“城乡二元体制”,只有“城乡二元结构”。
  什么时候开始有“城乡二元体制”的呢?1958 年新中国户籍制度建立,一分为二,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就定了。这种情况下,城乡的人口流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为有两种户口。我认为“城乡二元体制”是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既然要建设市场经济,那我们就应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镇化主要的目的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就包含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或者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作为一个必经的阶段。
  城镇化可以扩大投资,可以扩大消费,这都是大家知道的。“城乡一体化”最要紧的是,破除城乡不同的待遇、不同的权利,让城乡能够权利平等。这是最重要的制度红利,要释放出来。改革的过程就是释放制度红利的过程。
  “户口的一元化”怎么个改法呢?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户口的一元化改革,可以走双轨制。大城市走计分制的道路,其他的地方,包括小城镇在内,可以实行分区推进的办法。上海市是计分制的试点。为什么上海会是试点呢?因为上海的情况跟其他地方不一样。上海是一座制造业很发达的城市,长期以来,上海的制造业在全国是居于首位的。但是近 30 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上海制造业的骨干工人如技工、班组长,甚至车间主任,已经不是上海居民的子弟了,变成外来务工人员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进上海的时候,也许才 20 岁,如今也已四五十岁了。他们已经成为上海各大制造业工厂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但他们的家属融不进上海这座城市,他们的孩子不能在公立学校念书。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心里是不安的。江苏的南部、浙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制造业建设,要走新的制造业道路,他们技术工人不足、骨干力量不足,便到上海来挖。这种情况下,上海的老工人或者是中年以上的技术骨干,都会被他们许诺。许诺什么?你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给你解决城市户口问题,于是他们就想去,有些也真的去了,果然给解决了户口。这就给上海带来一个问题,若再不把这批骨干的外来务工人员给挽留住,上海的制造业将成为一个空架子。上海政府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搞出一个计分制。一个人的学历、经历、做过的贡献、发明创造,以及其他一些奖励,都可以折成分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马上拥有上海城市户口。即使这个人现在的分数还不够,企业也有了做工作的余地,先让这部分人能安心待下来。所以计分制是必要的,适合大城市。
  那小城镇怎么办呢?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中国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少人多。如今,中国城里的居住者没有城市户口,且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大概占了一半多一点。按中国的国情,一般来说,学美国是行不通的,因为美国已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的城镇化率。但我们可以学西欧,西欧的城镇化率大概在 80%左右。假如再过一些年,中国达到 80%的城镇化率,那 15 亿人口中就有 12 亿住城里。这意味着,在现有 6 亿多城市人口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 5 亿多人。这怎么得了?5 亿多人进了现在的城市,土地够吗?淡水供应够吗?各种设备够吗?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所以,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加新城区加新社区,多了一个新社区。老城区就是将现在的城市,经过棚户区拆迁,污染工厂的清理改迁等,改造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居民区、商业区、服务区、文化教育区。新城区就是现在新建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区、物流园区,等等。新城区也要有居民,不能净是工厂,民营企业要进驻,小微企业要发展,个体工商户要大量存在。城区到了夜晚 12 点都是热闹的,这样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有人气了。
  但中国的特色在第三点,新社区。我国现在已经建设了一些新农村。这些新农村怎么建设?只建一些居民楼是不够的!第一,要园林化;第二,要走绿色经济道路;第三,公共服务要到位;第四,社会保障方面,城乡要趋于同样的标准。这样的话,新农村就可改为新社区了。新社区是中国式城镇化的一个点,它们就是未来的新小城镇。当然,这些地方就不能采取计分制,要分区推进。这个区成熟了,全盘改,那个区成熟了,再全盘改。这样中国城镇化的红利,就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
展开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篇 探寻改革红利001

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厉以宁 003

圆桌对话:从调控走向改革009

(高尚全/余永定/胡祖六/姚洋/姚长盛)

第二篇 互联网金融机遇与创新023

互联网金融长处多/蔡鄂生025

互联网金融有泡沫/陈志武029

圆桌对话:互联网与金融自由034

(陈志武/龚明华/张承惠/单建保/黄益平/唐宁/贺力平)

第三篇 地权演变与房价调控049

中国房地产要警惕泡沫/贺铿051

中国房地产没有泡沫/任志强056

圆桌对话:房价调控模式转向062

(贺铿/任志强/陈淮/董藩/陈国强/姚长盛)

第四篇 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机遇075

民营经济推动改革进程/刘永好077

改革需加大力度,强势开明的政府是保障/宗庆后083

圆桌对话:民企是否能迎来黄金发展期087

(秦晖/戚聿东/王瑛/汤珈铖/杨壮)

第五篇 改革红利与牛市梦想97

经济涨股指不涨 理想离目标渐行渐远/吴晓求99

圆桌对话: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创新105

(吴晓求/贺强/潘向东/周金涛/桂浩明/杨玲)

第六篇 自贸区启动基层创新117

上海自贸区的双重意义/龙永图119

圆桌对话:自贸区如何影响中国126

(龙永图/丁一凡/张军/郭田勇/刘胜军/马宇)

第七篇 城镇化与地方竞争139

城镇化要靠市场而不能靠政府/茅于轼141

圆桌对话:有市场化才有城镇化146

(茅于轼/邱晓华/贾康/汤敏/周天勇/毛寿龙)

第八篇 香港:新改革、新图景163

国家发展给香港带来的机遇/刘兆佳165

圆桌对话:新改革下的陆港经济前景170

(庄太量/冯孝忠/关家明/刘红哿/谢国樑/刘宁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