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经济评论.第13卷 第3辑(总第39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49661
  • 作      者:
    臧旭恒主编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产业经济评论(2014年9月第13卷·第3辑)》是一个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理论、思想交流平台,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鼓励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路线。《产业经济评论(2014年9月第13卷·第3辑)》欢迎原创性的理论、经验和评论性研究论文,特别欢迎有关中国产业经济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论文。
  《产业经济评论(2014年9月第13卷·第3辑)》设“综述”、“论文”和“书评”三个栏目。其中:“综述”发表关于产业经济领域最新学术动态的综述性文章,目的是帮助国内学者及时掌握国际前沿研究动态;“论文”发表原创性的产业经济理论、经验实证研究文章;“书评”发表有关产业经济理论新书、新作的介绍和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江小涓(1995)认为,我国产业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来自两点: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多以自身短期利益出发制定政策,从而缺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激励;二是政府选择和制定产业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无法完全保证。江飞涛、李晓萍(2010)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我国产业政策的根本缺陷在于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和限制竞争。我国产业政策实施时多采用指导目录、项目审批、市场准入等行政性政策手段,使得直接干预被进一步强化,仍然保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中国产业政策具有强烈的管制特征,具体表现在对微观市场的强烈直接干预、以政府的判断选择代替市场机制和对大型在位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保护。在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之下,促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基础功能的政策措施相对欠缺,市场中竞争机制与协调机制无法合理运行,阻碍了市场灵活反应与自发调节。
  2.僵化的体制制度削弱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环境基础。制度影响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产业结构的性质和特征,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明晰的产权制度、健全合理的创新机制、要素流动机制、宽松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制保障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条件,而我国未能创造出上述条件的重要原因就是制度性因素,产权分配,创新与技术进步、资源流动、投融资等方面都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制度性约束。不完善的制度环境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周明,2000)。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具体制度出发讨论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制约。比如产权制度问题中,一方面传统产权制度之上不可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信息障碍和利益局限性,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传统产权制度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土地产权制度影响了有序土地市场的形成,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源的财产权导致产业结构刚性、地区结构同构化、国内市场分割等问题。在创新与技术方面,大型国有企业缺乏创新动机和活力、创新效率低下,而具有经济活力的中小企业却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技术研发的投融资制度和风险制度不健全造成对技术研发的投资欠缺。市场调节机制方面,由于国有主体关系不明晰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户籍和劳动管理制度限制人口流动、资源流动的税收制度约束等因素,我国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差,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和高生产率的产业转移遭遇制度障碍,地方市场分割和劳动人事僵化比较严重。投融资制度方面,我国资本形成的体制还不完善,财政主导型机制向金融市场主导型机制转换不彻底,金融行业市场化进程滞后导致产业结构转换的资金缺口和矛盾。这都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各个层面遭遇的制度障碍(周明,2000;岳军,2003;蒋昭侠,2005)。
  (二)产业结构的内部自然影响因素
  1.生产要素流动障碍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基础。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从低层级产业向高层级产业流动的过程,要素的合理流动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和保障。而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市场自由配置生产要素仍然存在一定障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价格扭曲使价格信号作用难以发挥,其发展的滞后性限制了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削减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刘世锦等,2010)。曹玉书、楼东玮(2012)认为我国市场基础性配置作用的不健全阻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他们测算了资源错配和经济结构变迁间的关系,发现要素流动障碍和资源误置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经济产出总量及其产出比例结构。要素价格的扭曲也是影响要素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重要基础是价格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而要素价格的扭曲会使低端企业保有利润,误导企业做出物质投入而非技术创新的经济行为,迟滞了各类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产业流动的过程(陈永伟、胡伟民,2011;夏晓华、李进一,2012)。
  具体而言,我国要素市场机制不健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改革不到位、国家干预不合理使资本及一些战略性资源难以由市场自由配置;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自由流动,落后的就业结构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合理不健全的产权制度制约了环境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流转;资本市场缺乏多渠道的融资方式,金融中介机构业务单一,风险投资体制不健全等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等(周涛,2001;杨德勇、董左卉子,2007;张菀沼,2011)。
  ……
展开
目录
比价工具、产品差异与B2C市场默契合谋
中美省际或州际经济分布与人口分布协调性的对比研究
公私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实施——基于交通领域利用民间资本的研究
医药分离的经济学辨析:理论与实践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问题、机制与路径——一个综述
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产品创新的激励研究
动态外部性、产业异质性与中国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我国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