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状2013:可持续发展还有可能吗》:
从全球表面无冰土地转化为农地的百分比来看,用地变化的边界被建议为不超过15010。目前这个比率大约是12%。在允许的范围内,剩下的3%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被用尽。这些土地包括目前未被用于耕作的土地和被森林覆盖的土地,例如欧洲、北美和苏联境内被荒废的农地,以及部分的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和南美洲热带高草草原。
大气气溶胶含量 气溶胶是向大气中排放的尘埃、烟尘和液滴等颗粒物,它们会在区域层面上扰乱季风系统,并且影响人体健康。我们对气溶胶的全球阈值和特性依然知之甚少,也尚未能够提出相应的边界。
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包括放射性化合物、重金属和多种人造有机化合物。这些会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已经存在于全球各地的自然环境之中。大部分潜在阈值尚未被确定。虽然针对单独化学物质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我们依然缺少综合的、全球层面的分析。因此,提出化学污染边界尚为时过早。
相互依存的边界 打破一道或多道星球边界可能会为人类福祉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为超过阈值可能在大陆甚至星球规模的系统中触发非线性的、急剧的环境变化。星球边界是相互依存的,打破其中一道,就可能改变或者打破其他边界。现有的估算并朱考虑这种边界之问的关联性。此外,这些存在于关键地球系统过程中的阈值,并不以人类的偏好和价值观为转移,基于政治和社会经济可行性的妥协也无法改变它们。我们愿意冒着超出关键阈值的风险在不确定性的区间内走多远,反映了各种世界观、选择和行动。因此,重新在人类活动和生物圈之问建立联结已经刻不容缓。
三有利于全球恢复力的创新和转型
人类已经改变了世界运作的方式,而如今我们也必须改变思考世界的方式。社会必须认真考虑新的方法,来支持地球系统的恢复力;探索新的道路,来主动改变那些削弱地球恢复力的、不可持续的趋势和做法。未来是不确定的,埋伏着意外和冲击,也同样满载着机遇。渐进的调整可能并不足以将新的人类世维持在全新世那样适宜的状态。要防止发生在区域和全球层面上的危险转变,就必须求创造、求革新。社会发展目标和投入的努力需要和安全的运作空间联系起来,在那些动态的限制条件之内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创造饥会,这一事实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信息技术、纳米和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系统的大规模发展,有潜力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社会未能考虑生物圈的适应能力和人类的安全运作空间的话,短期内成功的技术革新和政策就可能加大不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我们能以足够快的创新和足够高的智慧,将我们的系统驶离毁灭之路,而走上建没长期社会生态恢复力之路吗?不管可持续转型以何种形式实现,都意味着要寻求制度框架来刺激创新,以此来克服而不是激化环境挑战。
长久以来,环境都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外部性,为人类经济开发提供方便使用、取之不尽的资源。很多人甚至进而将环境视为社会之树的枝叶而不是土壤,并对环境的动态和重要性一无所知。
然而,事实已经十分清晰:人类和社会都是生物圈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且依赖r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和服务。当务之急是开始盘点并管理自然资本和各种生态系统服务,这不仅是为了拯救环境,也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责任——人类是否具备足够的理解力、智慧和成熟度,来明智地守护、管理这颗生机勃勃的星球,而不是将它视为用之不竭的原材料仓库来来对待。
全球可持续性所面临的核心挑战,是要延续过去一万年间让人类能够繁荣昌盛、创造文明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代表了全球理想的社会-生态状态。这项挑战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向整个社会展示生物圈的功用,将它深植在人们的思维和各种经济金融活动之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