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化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620096
  • 作      者:
    王永刚著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产业分拆化、融合化、群簇化和生态化是21世纪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产业发展对当今国际新特征和新变化的动态诠释,但国内在产业发展趋势化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落后。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人世,我国的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一个半封闭的“高速增长”时代进入大开放的“国际竞争时代”,于是增强国际产业竞争力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鉴于此,笔者以“全球化时代的产业发趋势分析”为题,申请了北京市教委课题并获准立项。《全球化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就是在该课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展开
精彩书摘
  《全球化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1.知识经济的兴起,构成了产业分拆的深层经济背景
  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已取代资本成为最稀缺的要素,所谓知识就是凝聚在个人、群体或物品中以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或物化的能力。在知识产业迅速崛起背景下,知识在产业中的比值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因为知识的贡献而快速上升,知识已经明显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产业。在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过程中知识无所不在。显然随着知识的作用日益提高,生产要素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知识成为新的、高级的生产要素,而劳动、土地、资本成为传统生产要素,传统生产要素的比重在下降,知识这种新的生产要素的比重在上升。另外,知识这种新生产要素在商品形成过程有着不均匀的表现,即知识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三个区段的表现是不平均的。同样,这三个区段对新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也是不均匀的,第一和第三个环节更多地依赖新的生产要素,较少需要传统生产要素,而第二个区段则相反。这种不平均的知识结构和生产要素不均匀的配置就容易造成三个区段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其企业或产业所拥有和掌握完全知识要素的环节,就成为其具有相对优势的要素环节;相反,只是局部掌握或是不能掌握其知识的要素环节就成为相对劣势的要素环节。然而,企业出于竞争和赢利的需要,他总要发挥和利用它的优势,放弃它的劣势,让其他企业完成它未能完成的商品部分。所以,知识这种新生产要素的出现及其在商品形成过程中的不均匀表现,就成了商品生产过程三个区段相分离独立化为新产业的基础和根源。
  2.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作用
  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产业的模块化,特别是信息通讯产业的全面模块化,如在电脑产业里,中央处理器、存储器、主板、操作系统、显示屏等核心功能都模块化了。那么什么是模块,它是怎么产生的,它对产业分拆有何意义?
  所谓模块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的部分,它本身也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模块与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虽相互联系,但并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以,模块的功能、设计、制造都可独立于系统中的其他模块。当一个模块坏了,并不需要把该模块所在的系统都换掉,只需要更换该模块即可。
  所谓模块化是指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来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方法。最早在电脑产业的设计和生产中采用的“模块化”战略,是指通过每个可以独立设计的,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子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或业务过程。模块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早在IBM推出360电脑系统之前,计算机是一个完全一体化的产品,各主机生产商的电脑机型都是不可通用的,每家都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中央处理器、应用软件等,这当然给顾客更换电脑和升级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IBM的设计者在不同型号的电脑的兼容问题上,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也就是在设计上采用模块化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电脑设定统一的执行指令和联系规则,确保电脑中各个模块的兼容,同时,又不乏灵活性,鼓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设计人员在遵循统一设计规则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对模块内的设计。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产业分拆化
一、产业分拆的定义及其表现
二、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分拆
三、产业分拆的收益
四、产业分拆的成本
五、产业分拆的社会经济根源

第三章 产业集群化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二、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分类
三、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四、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五、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第四章 产业融合化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分析
二、产业融合中的市场结构及其行为方式分析
三、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
四、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
五、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产业生态化
一、产业生态化兴起的背景
二、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综述
三、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实现形式
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趋势及其动因
五、我国生态产业的建设及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