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成立60年的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工业化“奇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摆脱了暗无天日的战争年月,远离了炮火轰鸣。农民们走人田间,工人们走进工厂,为着新中国的明天而奋斗终身。热情似火的劳动场景,现在想来,令人感慨万千。虽然现今绝大多数人不曾亲历,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首首催人奋进的歌曲,可以让我们“回到当年”。当时人们的单纯与激情,为国家建设奉献青春,使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快速实现工业化,并提出了“超英赶美”的撼人口号。
“大跃进”是新中国成立前30年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缩影,很具典型,是我们在长期积贫积弱的环境下,渴望改变落后现状的激进行为。以至于今天,其主导思维模式,依然对我们的发展道路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的发展模式将会产生一定的惯性,使得纠错的成本越来越大。从当时的全球经济格局来看,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遇到很大的困难,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困扰着西方发达国家,而苏联的工业化则在走上坡路,一面鲜艳的红旗在东方升起,成为众多国家学习的榜样。新中国刚成立,且携带着红色革命的基因,走上苏联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道路成为必然的选择。
回过头来看,当初的工业化大发展,没有考虑到中国当时的现实国情,革命胜利的激情和带来的自信,让我们简单地认为,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民众齐心协力进行量的突破来完成。就如上文所言,经济的增长不是目的,只能是一个手段和过程,最终目的则应当是社会的和谐和民众的幸福。当初的我们简单地将钢铁产量、粮食产量等经济指标作为发展的目标,忽略了由此带来的民众生活质量不断下降的客观现实,本末倒置。
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成果总体而言是值得肯定的。从经济增长的数字来看,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但是,这个成就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片面追求高速度和不断增加工业投入,使我国的供求关系由原来市场机制参与调节,转变为由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是适应上述这种转变要求的变革,然而这种变革要求过急、转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工作过于粗糙。1957年,针对上述问题,曾经有所调整,但很快就被后来的“大跃进”所淹没了。
1958~1962年是我们所说的“二五”计划时期,这个时期我国急速工业化的弊端凸显出来。从“二五”计划开始,我国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开始拉大。这期间,决策层将15年赶超英美战略变成10年,在“大跃进”的高潮阶段,又将其降到7年,乃至最后的2~3年。这一时期,我们提出了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但是,凭借当时的生产能力只能完成400万吨。因此,决策层提出了“全党全民大炼钢铁”的方针。
到1958年底,各行各业投人这场运动的人力已近1亿,占全国人口的1/6。各类小高炉、土高炉的数量达几百万座。由于当时缺乏铁矿石,所以就动员群众将家里的铁锅、铁器拿来炼铁。在锅碗瓢盆投入洪炉之时,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在此同时,人民公社运动全面展开,农业生产积极性受挫,粮食产量无法保证。层层压力下,于是层层虚报,粮食“卫星”由亩产数千斤而至十几万斤。最终结果是,到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到只有2877亿斤,比1959年减少530亿斤,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