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论证
一 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 简单评价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
二 区域产业转移理论
三府际关系理论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三 研究方法
四 技术路线
五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及政府作用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产业转移:“三线”建设
一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成效
三 “小三线”建设中的区域产业转移:以上海为例
四 “三线”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反思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区域产业转移:“东锭西移”
一 “东锭西移”的概况
二 “东锭西移”实施效益评估
三 “东锭西移”的个案分析
四 “东锭西移”中的政府表现及其评价
第三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与动力
一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转型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四 破解产业同构难题的任务
五 国际产业转移动向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特点与路线
一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主体
二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
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类型
四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
五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总体路线
第四章 中央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依据
一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 加快区域产业转移进程
三 减少产业转出的负面影响
四 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
第二节 中央政府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举措
一 国务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二 发改委: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三 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和“万商西进”工程、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设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
四 工信部:引导纺织产业转移、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举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第三节 中央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
二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三种作用机制
三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效果分析
四 影响中央政府干预效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五 中央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第五章 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转化
一 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
二 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积极引进与消极承接
三 地方政府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转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典型案例分析:广东“双转移”
一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背景
二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举措
三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成效
四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困境
第三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地方政府干预的对内效果
二 地方政府干预的外在效果
三 地方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国外区域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典型经验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产业转移
一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二节 意大利北方向南方的产业转移
一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三节 韩国首都圈向地方的产业转移
一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七章 关于改善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作用的探讨
第一节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的总体分析
一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距离的影响
二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方向的影响
三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领域的影响
四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时机的影响
五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效益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内部协调
一 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
二促进部际协作
三 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
四 加强省部合作
五 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
第三节 政府介入区域产业转移的时机与限度
一 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
二 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
三 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
四 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
五 把握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