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部地区生产力布局。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为我国现代化水平最高、国际竞争最强的地区;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处理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和港澳台的关系。
2.中部地区生产力布局。建成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饲料粮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最重要的煤炭和电力等能源生产基地之一;以钢铁、汽车和重型机械等为主体的重要原材料基地和制造业中心,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承东启西的重要桥梁。
3.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重点建设3条一级经济带,即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带。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优先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矿产开发及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六类重点产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加强长江上游地区的防灾减灾。
4.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生产力布局。成为全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或经济核心区。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实施,建设绿色东北,使之成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使之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5.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布局。建成横贯东西、运输方式完备配套、现代化的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重要的沿江能源供给基地;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运营高效、覆盖面广的沿江高速信息网络带;联系紧密、高度发达的以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沿江产业密集带;高产优质高效的沿江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产业带;以沪宁汉渝特大城市为核心、众多大中小城市为依托、功能完善、科技发达、人才集聚的全国最大的沿江城市密集带;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沿江开放型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基地。
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
(一)科学技术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未来15年,我国将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支撑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根本举措。
未来15年,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一是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要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增加研发投入,下决心使我国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2%,2020年提高到2.5%以上,达到创新型国家的投人水平。二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应占销售收人的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应占10%以上;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应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使企业的产品做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设计一批、研发一批。三是集中力量在产业升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努力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积极发展空间和海洋技术,为人民造福,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进行前瞻性部署,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要确定一批特别重要的科技项目,组织骨干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为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打好基础。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村生产力的释放
“三农”问题继续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农村将发生积极而重大的变化,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工农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将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
1.城乡二元结构将得以改变。未来15年内,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或超过60%,需要转移农村人口约3.5亿人,留在农村的人口在5.8亿人左右,劳动力在2.5亿人左右,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将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得到很大改善。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民的概念也会逐步淡化。
2.农业生产条件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等重大工程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得到重点支持。耕地得到严格保护,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农业科技体系、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