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的企业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7678
  • 作      者:
    宋志平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我的企业观》作者宋志平从自身35年的职业经历出发,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革的重大历史背景,将自己管理两家大型国企的经验、感受和心得以平实的文字道出。
  作者将“我的企业观”细化为8个部分,分别是:企业的逻辑、包容性经营、联合重组、国企改革、企业创新、管理之道、以人为本、企业家精神,旨在解答为什么选择做企业,做企业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国企领导人算不算企业家等问题。
  作者主要围绕他最近五年同时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两家企业的管理实务、联合重组、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等现实案例展开论述,对中国国企改革、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现任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党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获评“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球华人经济领袖”“《财富》(中文版)杂志2013年度中国商人”等。
  作为杰出的央企领导人,曾同时出任中国建材集团与国药集团两家央企的董事长,并带领两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为我国企业改革创新创造并积累了新鲜而丰富的经验,被誉为“中国的稻盛和夫”。宋志平开创并成功实践的“央企市营”、“整合优化”等企业与行业发展模式,“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大集团管理模式,被企业界推崇为“宋志平模式”。他主持的水泥领域大规模重组整合的实践与经验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为企业眺望远方的船长,一个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改革者,一个同时打造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思想家……
  宋志平从自身35年的职业经历出发,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革的重大历史背景,将深刻的管理哲思蕴藏在传奇的企业故事中,将自己的管理经验、感受和心得以平实的文字道出。
  “企业的逻辑”以中国企业的百年兴衰开篇,通过对战略、规律、机遇的解析,阐述了企业成长的动因和逻辑。“包容性经营”谈的是儒商的经营哲学,如何实现企业与自然、社会、竞争者、员工的四重和谐。“联合重组”探讨了过剩行业资源整合、市场竞合、文化融合的自救之路。“国企改革”围绕“央企市营”,追述令人唏嘘的改革史,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等时下热点提供了真实的范本。“企业创新”与“管理之道”剖析了经营管理的制胜法则,介绍了集成创新、格子化管控等成功有效的企业工法。“以人为本”与“企业家精神”展现了“三宽三力”的文化内涵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企业家情怀。
  《我的企业观》集理论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身,浓缩了宋志平企业感悟和管理思想的精华,是企业界难得的“论语”,对中国国企的改革和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东方管理思想也可以做出世界级企业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这种东方思想和文化理念能不能应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上呢?能不能形成一种指导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思想体系呢?说实话,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多年,直到后来看到稻盛和夫的故事,才找到了答案。
  稻盛和夫完全是靠儒家文化、佛学教义等东方思想,先后做成了京瓷与KDDI(日本大型电信公司)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这就证明,东方思想与现代社会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并不相悖。或者说,采用东方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做出世界级企业。这让我深受震撼和鼓舞。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学说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界基本是以学习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案例为主。可以说,中国企业这30多年的快速成长,西方优秀的经营管理思想功不可没。
  但是,在学习彼得·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彼得·圣吉等西方管理大师的思想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企业界应用较少,在国外却备受推崇,尤其是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它们的企业从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寻找动力和精神支柱,创造了飞速发展的奇迹。
  仔细分析东西方管理思想就会发现,西方管理思想更重视定量分析,比较擅长运用统计知识与模型分析等工具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以提高组织效率。所以,从管理的理性化、操作化和规范化等方面看,西方的管理思想似乎更胜一筹。
  东方管理思想更重视定性研究,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全局性的运筹帷幄,以及伦理道德价值。从这个角度看,东方管理思想在战略、管控、文化等方面有着独到、深刻的思考。
  其实,很多中国古代典籍中都蕴藏着深刻的管理智慧。比如,《韩非子》中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讲的是系统论;《易经》中的“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分别对应的是管理幅度和管理力度;《孟子》中的“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对包容性管理大有启发。
  所以,东西方管理思想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我们绝不能非此即彼或者厚此薄彼,关键是要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日本实业之父”涩泽荣一曾经说过:“企业经营就是《论语》加算盘。”他的意思是,以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观作为立足点,再加上西方的定量化管理,从而实现“义利的统一”。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文革”,在我们的知识体系里,普遍对传统文化学习得不够,甚至长期以来把它当作旧纸堆和封建糟粕来看,将其与现代社会、现代管理科学对立起来。今天看来,国学这一课,我们要好好补一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这些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鄙薄历史和使文化断层是不对的。
  有人说中国是个宗教缺失的国家,其实历史上中国的儒家文化已经上升到儒教的高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作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曾维系中国社会上千年。即使在中国盛行的佛教也已经被儒化,这就是常说的“佛教产生于印度,发展在中国”。也有人说,儒家文化是实用主义,不如宗教神圣。但如果认真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你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儒家文化的哲理既现实又崇高。
  就拿《论语》来说,虽然字数不多,却集中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天下归仁”的道德理念、“为国以礼”的政治抱负,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企业管理等都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我近年来读了一些国学方面的书,尽管只学了些皮毛,但觉得很有收获。我的体会是,儒家文化对做企业确实有很大帮助,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甚至可以解决现代市场竞争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培养好的心态、好的素质、好的人格,解决人内心深处的问题,往往比建设新工厂、安装新机器要难得多。
  所以,我主张把儒家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主张企业的干部员工尤其是企业家要学习一些国学知识,提高人生修养,弘扬“真善美”,坚守“仁义礼智信”,做到“温良恭俭让”。在日本,一些大企业家常常抽时间到僻静处面壁思考,希望有一些人生的顿悟和哲思,以此来指导人生和企业。82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先生2013年出版的《生存之道》,就是他对企业年轻一代的心灵指导。今
  天,中国的企业家也到了潜心学习、静心顿悟、求仁行善的时候了。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全球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不仅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的中文书店里,都有大量的国学书籍,孔子学院遍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界对国学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升温,很多商学院还专门开办了国学课程。我想,这是在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高、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回归的一种体现。
  当然,汲取东方文化的管理精髓,并不是说我们要排斥西方的管理科学。毛主席提出的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对东西方文化和管理思想应当兼容并蓄,以中国文化为根本,以西方管理为手段,中体西用,在企业内实现和谐统一。在融合的过程中,渐渐形成适合中国企业或者东方企业的相对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
  如今,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东方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上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无疑体现了东方企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随着这种贡献的持续增加,东方企业家应当为全球企业界贡献更多的企业管理思想。
  ……
展开
目录
自序VII
第一章企业的逻辑
中国的事业是企业
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
市场需要领袖企业
奇迹越不出规律的边界
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
不是有什么做什么,而是缺什么找什么
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东方管理思想也可以做出世界级企业
第二章包容性经营
做企业需要包容
小型涨落是进化过程
市场需要竞争,更需要竞合
收购徐州海螺实现了双赢
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
国企与民企的融合好像一杯茶水
大河有水小河满
多赢才能走出去
做优秀的企业公民
企业要尽到社会责任
企业家更要有包容的胸怀
第三章联合重组
联合重组是市场经济的高级方式
大企业是过剩产能的终结者
企业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
联合重组不应被看作垄断
要有与人分利的思想
从做工厂到做市场
联合重组是获得效益的故事
资本运营四两拨千斤
整合是更高水平的经营活动
第四章国企改革
此央企非彼央企
混合所有制是把金钥匙
“央企市营”是对混合所有制的积极探索
产权多元化不是私有化
治理是更高级的管理
做好董事长是一门艺术
积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按照市场规则开展企业经营
国企再改革是质的飞跃
要善待国企领导人
大胆探索员工持股
第五章企业创新
乐于创新才能不断向前
集成创新是发展的一条捷径
用重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
产研结合是中国企业的创新特色
企业需要创新“痴迷者”
企业的生命力源于创新
持续打造企业的新竞争优势
第六章管理之道
大企业需时时提防“大企业病”
风险要可控可承受
管控之道
投资要注重业务组合力
管理制胜的法宝
好企业应是“六星企业”
从原理出发,用数字说话
辅导员是先进经验的“复制机”
企业文化定江山
第七章以人为本
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
企业应是“乐生”平台
点燃员工心中的火
重组要讲“三宽三力”
收人先收心
用先进的文化指引心灵
选人、用人和培养人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企业需要的是“五有干部”
建立学习型组织
让商学院成为企业的“西点军校”
第八章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国家英雄
做企业贵在坚守
企业家应该成为企业思想家
企业家要终生学习
要勇于担当
从容面对困难
企业家要有松树的风格
要有一颗回报社会的心
企业是企业家的孩子
树立正确的企业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