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3489
  • 作      者:
    孙婧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沿着吸收能力理论发展脉络,对吸收能力子能力间的互动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同时考察制度环境和外部知识的调节作用。笔者对北京市、上海市以及长春市等省市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搜集到有效问卷228份,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质量以及研究模型中的各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只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现实吸收能力对两类技术创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上,制度环境越完善,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越明显;科学外部知识对吸收能力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行业外部知识则对吸收能力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互补效应正向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但不影响渐进性技术创新。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企业吸收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1.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建立在隐性知识基础上的、稀缺的、难以交易的’和不易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导致企业持续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资源(Barney,1991)。但是这样的资源对企业的战略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模仿者的出现而渐渐减弱,企业首先的反应是进一步开发现有的内部知识,当企业发现这样不能满足企业对资源的需要时,就会转而利用外部机会完善企业的资源。Lane与Lubatkin(1998)从资源基础论与组织学习视角人手,以48家制药企业与22家生物技术企业之间的69个研发联盟为样本,研究组织之间的企业吸收能力,即评估能力、消化能力与商业应用能力。研究发现,一家企业向另一家企业学习的能力受到知识基础、管理正式化程度、研发集权化程度、薪酬政策与研发领域的影响。吸收能力影响联盟中的企业学习,联盟中两家企业间知识与知识处理过程的相似性比单一企业的知识基础对组织学习的影响作用大。
  2.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融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动态能力才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Teece,2007)。Zatlra和(George(2002)基于动态理论的视角,首先区别企业吸收能力中的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吸收能力的分析模式,论证了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创造与保持的不同影响。
  笔者认为,企业吸收能力为组织获取、吸收、转化与利用知识产出的一系列路径和过程,吸收能力为一种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也就解释了处于相同行业中的企业的绩效差异来源于哪里这个问题。这个理论框架的潜在含义是,潜在吸收能力影响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但本质上是在组织惯例下的过程中进行的,不会改变组织惯例;现实吸收能力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新旧知识,能够产生新的思想,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对发展和优化组织惯例有重要作用。笔者对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区分能够为检验与研究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与保持提供基点。
  3.组织学习理论
  组织学习理论关注的是学习的认知过程,以及识别和探索性与利用性学习的重要性(Cossan,1999),有关组织学习认知过程的研究为吸收能力维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托。(Cohen与Levinthal(1990)对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与论证对其后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文章以1719个企业部门为样本,这1719个部门代表151个行业中的318家企业。研究从个体的学习入手进行分析,个体的学习是累积性的,当目标知识和个体已有的知识相关时,个体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Cohen与Levinthal(1990)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的性质,并提出研发能力能够创造出吸收与利用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以前的研发能够创造出企业的吸收能力,基础性的研究能够使企业拥有必要的基础知识,能够识别外界的各种信息,对外部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创新成果的推广也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组织学习的函数,Kim(1997)从组织学习视角出发以案例形式研究吸收能力与组织学习的关系,研究表明,吸收能力是组织学习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企业吸收能力使得企业内部高效的行事方式能够有效地转移,吸收者缺少吸收能力是导致僵化(Stickiness)的主要原因(Szulanski,1996)。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关键概念界定
第四节研究过程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过程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吸收能力研究综述
一、企业吸收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吸收能力的含义及维度
三、企业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一、技术创新的含义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提出及含义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制度环境研究综述
一、制度环境的含义
二、制度环境的测度
三、制度环境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外部知识研究综述
一、企业外部知识来源
二、外部知识分类——科学外部知识与行业外部知识
三、外部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文献总结与评述: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

第三章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第一节探索性研究
第二节概念模型
第三节理论假设
一、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内涵与关系
二、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理论假设

第四章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问卷设计
一、问卷设计原则
二、问卷设计步骤
三、避免偏差出现的方法
四、问卷基本内容
第二节变量选取及测度
一、企业吸收能力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
三、制度环境
四、外部知识
五、控制变量
第三节数据收集过程
一、样本选择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第四节研究主要分析方法

第五章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第一节样本与数据
第二节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信度及效度检验标准
二、信度及效度检验结果
第三节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二、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制度环境调节作用
四、外部知识类型调节作用
第四节补充研究:外部知识与技术创新
第五节结果讨论与解释
一、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的直接影响
二、制度环境调节作用
三、外部知识类型调节作用
四、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的互补性影响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主要结论与发现
第二节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