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企业的活法
1.短命的企业
一位企业老板站在不远处,看着法院的工作人员在自己公司门口贴封条,潸然泪下,又一家曾经在当地显赫一时的明星企业倒下了。
该企业曾经提出自己的宏伟愿景——整合全球资源,争当同业界的领导者。实现这个愿景分三步走:首先成为中国的领导品牌,其次成为世界的领导品牌,最后要成为该业界在全球的常青树。但遗憾的是,企业还没迈出第二步就走到了生命尽头。
做大、跑快——快速膨胀,做多——多元投资,是该企业走向末路的主要原因。
该企业成立仅6年,经过几年的跳跃式发展,很快就达到了几十亿元销售额的规模。不仅如此,该企业还在主业以外的生物饲料、机械、轻纺、棉花与油菜生产、淡水养殖等领域多元投资,这使得企业原本就紧绷的资金链咔咔作响。
追根溯源,快速膨胀和多元投资造成的“投资额与利润额不成比例所引起的财务危机”是该企业垮掉的导火索。企业资金过于依赖银行,资金链绷得太紧。资本金l亿元,销售额27亿元,利润l亿多元,负债1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就有8亿元。过多的银行贷款使企业基本靠外部“输血”发展,自己没有健全的造血功能,一有风吹草动,银行就会申请查封冻结,从而危及企业生存。
企业“输血”的生存机制有时还会染上其他病症,其中之一就是心理错觉银行的钱本来就不是自己的钱,但常常使人误认为借来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看到财务风险也不太在意。这种时候,钱多并不是好事,因为这种钱不是用于生活消费,而是用于资本增值。资本的本性逼迫你必须不断地追求价值增值,不断地张。有人说,企业不扩张是等死,扩张就可能是找死。实际上,这是陷入了单纯扩张模式的沼泽。扩张压力太大时,企业家就会不断失去自我人格,变成资本人格,就像穿上安徒生童话里讲的“红舞鞋”,只能不由自主地跳下去,一直跳到摔倒、累死为止。
当然,企业出问题也不能全赖企业自己,外因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是一些政府领导的极力信任和过度鼓励。提出“要求”,希望企业胆子再大一些,办法再新一些,投资再多一些,甚至有时还会“指示”企业,用就要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做就要做最大的企业等。当然,这里面有政府追求“GDP”和政绩的需求。
其次是政府给企业某些令人羡慕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如优惠的土地、减免税费等,这自然会使人干劲十足,认为前程无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