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集群创新网络研究:不确定信息化环境下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07978
  • 作      者:
    王松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松,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媒体传播系主任。研究方向包括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媒介商业模式创新、传播产业分析等。先后在英国University of Sussex、Coventry University和央视-索福瑞等机构学习工作多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参与多家知名企业管理顾问咨询项目,发表和出版论文、著作、教材等成果几十余篇(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技术经济和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企业日益关注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提高。同时,企业技术创新早已从内部的、独立的线性创新模式转向开放的、网络的非线性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的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温床,基于集群的网络式创新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范式。
  《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库·集群创新网络研究:不确定环境下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视角》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而后采取了两种方法对集群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一是根据集群面临的外部市场与技术环境不确定度选取多个区域产业集群,在集群企业中抽取一定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第二种方法是嵌入式案例研究方法。
  《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库·集群创新网络研究:不确定环境下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视角》适合集群创新方面的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5.1.2宁波塑料产业集群介绍
  塑料产业是宁波的传统优势产业,塑胶产业集群形成历史长,以20世纪90年代初的宁波余姚为发端,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体,相互扶持与依存,逐步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中国塑料城,并形成了具备区域网络形态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余姚中国塑料城、台塑、乐金化工、利时塑胶、浙东建材等集团型规模企业。集群外沿随后扩展至宁波全市以及附近的台州地区。到20世纪末塑胶产业总产值超过30亿元。从2000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产业集群发展迅速,2007年创造了380亿元的年产值,其后,发展速度开始下降,目前全年产值保持在400亿左右,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塑料原料生产与交易、塑料制品加工与开发、塑料展会与消息发布、塑料机械制造与塑料模具开发基地。2008年成立宁波塑料行业协会,拥有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会员企业120家左右,产值过亿的企业超过30家。产业集群成员以本地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为主,也包括相当数量的台资企业,其他类型的成员较少。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比较成熟,信任度较高,本土嵌人性比较明显,随着塑胶产业这个传统行业技术日臻成熟,技术状态比较稳定,但近年来市场状态发生一些变化,市场竞争程度有所加强。总的来说,经过集群多年发展,技术与市场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环境不确定性程度一般。近年来该产业集群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一是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创新,替代产品的出现以及环保的要求,原有产品和工艺需要渐进的转型升级;二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出口受到一定冲击。5.1.3杭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介绍
  杭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时间较晚,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产业集群,其外部技术与市场环境的活跃度较高。20世纪90年代杭州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先后吸引一批企业开始创业,主要在通信设备以及软件领域。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产业步人了外向发展轨道,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软件和服务外包、通信信息、电子商务、集成电路设计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052010年杭州电子信息产业均实现30%以上的增长,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年滨江信息通信年产值超过350亿元,加上老城区、下沙、萧山、余杭的相关企业,年产值在700亿元左右。除本土的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现代通信制造厂商外,近年来相继有华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中兴、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杭州分部、中科院电子辅助设计中心杭州分部、国家集成电路师资格培训中心等一批企业和科研机构落户。2011年仅滨江高新区的软件、通信设备、电子商务、物联网等就实现了1300亿的产值,目前围绕“天堂硅谷”建设,做大做强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游戏和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游“6+4”条产业链,培育并壮大物联网、传感网等新兴领域,打造“世界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经济强市”和“物联网经济高地”。
  杭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非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靠政府与政策推动。不似浙江的其他几个产业集群,有着传统的生产基础,该集群主要借助政府和公共机构的推动和投入,凭借杭州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技术的投入,其生产的产品也是外向型较多。②以松散网络为支撑的区域柔性生产体系。网络结构与联系都比较松散,网络主体多样性程度高。企业、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有选择地与其他行为主体进行长期合作,在此基础上所结成的长期稳定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区内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合同而结成的正式合作关系以及非合同性的,但在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相对稳定关系。网络主体变化性强,关系不稳定,成员新陈代谢快。③网络企业的本土根植性弱,文化嵌入型强。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国家环境,但更多的是取决于企业所在的区域和地方环境。作为区域特色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只有在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基础上才能得以成长。人们虽然在不同的企业里工作,但由于杭州区域的创新和开放文化氛围,人们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共同体特征包括企业家创业精神、柔性专业化、竞争与合作的共存、信息的迅速扩散、经济与社会的融合、很强的集团一致性等特征。另外,与其他浙江产业集群不同,大部分企业为外地企业家创立,骨干员工以外地人为主,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从外地输入,与本地原有产业关联度不高,因此技术和资源的本土嵌入性不高。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创新的网络化范式
1.1.2 企业的集群化发展
1.1.3 集群创新网络的动态变化性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结构安排

第2章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理论评述
2.1 产业集群与创新理论
2.1.1 早期产业集群理论
2.1.2 新产业集群理论
2.1.3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2.1.4 产业集群创新的机制研究
2.1.5 产业集群创新优势产生机理
2.2 集群创新网络理论
2.2.1 集群网络化创新范式的形成机理
2.2.2 集群创新网络概念与构建机理
2.2.3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要素
2.2.4 集群创新网络的多样化
2.3 技术演化与创新网络演化理论
2.3.1 技术的动态发展与网络演化
2.3.2 环境不确定性与网络式创新范式的缺陷
2.3.3 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与集群增长绩效
2.4 文献评述及其与本书的逻辑联系

第3章 集群创新网络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和假设
3.1 主要变量与概念模型
3.1.1 研究的主要变量
3.1.2 概念模型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的建立

第4章 集群企业问卷与案例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调查的方法
4.1.2 问卷质量控制方法
4.2 变量的测量
4.2.1 解释变量一: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
4.2.2 解释变量二:集群创新网络开放度
4.2.3 被解释变量:集群增长绩效
4.2.4 调节变量:环境不确定性
4.3 案例研究设计

第5章 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环境不确定性与绩效分析
5.1 集群的选择与状况介绍
5.1.1 集群的选择
5.1.2 宁波塑料产业集群介绍
5.1.3 杭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介绍
……
第6章 集群创新网络的案例分析:演化视角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