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8105
  • 作      者:
    黄亚玲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黄亚玲,女,1977年生,安徽阜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近年来在《中共党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研究》以生产力发展为切入点,以中国共产党对研究对象,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及其现状进行分析,着力对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其对生产力发展理论探索取得怎样的突破性认识,实证考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状,阐述理论探索与认识和实践进展与成果之间存在怎样的矛盾与冲突。力图在改革开放的全景下,研究中国共产党怎样找出切实有效的生产力发展方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稳步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研究》:
  其二,关于生产力要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商品生产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时就已经明确了生产力的要素,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纯粹的自然条件。”即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社会分工和自然条件这五个方面。恩格斯更进一步把科学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精神要素,认为“除自然和人这两个生产要素外,还包括经济学家想也想不到的第三要素,我指的是简单劳动这一肉体要素以外的发明和思想这一精神要素。”①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力要素时,总是从运动的发展角度来阐述。他认为生产力的要素也是历史地发展的,不同时代的生产力要素,其具体内容和时代标准是完全不同的。
  其三,关于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决定论,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不但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而且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从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体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正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中,但集中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二,从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来看,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而且表现在人的不断发展上。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在实践过程中,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会不断改变环境,也会不断改变着人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自身的发展又都是实践活动的结果。而人的实践过程正是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作为社会化大机器生产力的现代形式的大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开”②。
  2.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地位和评价
  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处于根基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两个伟大发现的联结点,正是它使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有机统一起来。
  其一,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和其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把生产力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史有机统一。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就已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随着生产力发展,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应的社会制度、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即市民社会就会出现,政治国家也会随之而形成①,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社会制度更迭的根源,由此也“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②。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也成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至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不可避免地同生产力发展历史联系起来。其次,在批判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完全唯心主义的东西”的基础上,论证了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指出生产力不是什么“精神本质”,而是~种物质力量。他把各种生产力区分为自然的生产力和人本身的生产力,重点分析了后者,指出人作为生产力,不仅能够创造财富,还能与自然力相结合,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现代无产阶级这一社会生产力,明确其即能创造财富也能变革社会。再次,马克思还提出了精神生产力,这是对唯物史观的深化。马克思在探讨艺术生产力时,提出了精神生产力的概念。在1874年底到1875年初写的《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指出:“平原和山区的差别、沿河流域、气候、土壤、煤、铁、已经获得的生产力(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等。”③
  ……
展开
目录
导言一
一 关于生产力研究现状分析
(一)研究机构的设立及学科建设情况
(二)研究专著及学术论文情况
(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特点分析
二 相关研究问题界定
(一)关于生产力概念的界定
(二)关于生产力特性的分析
(三)关于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
三 本书主要框架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早期西方经济学家对生产力思想的探索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产力思想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
二 列宁和斯大林对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生产力问题的思考
一 民主革命时期的生产力思想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产力思想
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产力思想
第四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生产力思想新发展
一 对“生产力决定论”的辩护或否定
二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新阐释
三 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新解读
四 反思与评价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生产力认识新起点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前夕1978-1982年)
第二节 生产力认识深化时期(十二大到十四大前夕1982一1992年)
一 十二大到十三大前夕:对改革、科学技术认识不断深化时期
二 十三大到十四大前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把全面改革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动力
第三节 生产力认识理论化时期(十四大到十六大前夕1992-2002年)
一 十四大到十五大前夕:市场经济体制论提出
二 十五大到十六大前夕:科技动力论、跨越式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先进生产力论形成发展时期
第四节 生产力理论丰富发展时期(十六大至今)
一 十六大至十七大:科学发展论的形成时期
二 十六届四中全会至今:文化生产力论形成时期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论:生产力发展体制的新基础
一 市场经济体制论的基本内容
二 市场经济体制论的实践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科技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认识的新飞跃
一 科技动力论的基本内容
二 科技动力论的实践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第三节 跨越式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一 跨越式发展论的基本内容
二 跨越式发展论的实践分析: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论: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新取向
一 可持续发展论的基本内容
二 可持续发展论的实践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五节 先进生产力论:生产力内涵的新拓展
一 先进生产力论的基本内容
二 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内涵的拓展与创新
第六节 科学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本质的新诉求
一 科学发展论的基本内容
二 科学发展论的实践分析: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
第七节 文化生产力论:生产力发展内容的新延伸
一 文化生产力论的基本内容
二 文化生产力论的实践分析: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现状的评估方法
一 生产力要素评估
二 生产力要素组合方式评估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实证考察
一 生产力量的规定性——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 生产力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
一 与改革开放前的对比分析
二 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分析
三 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现状总体评价

第五章 当前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微观对策:改善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状况,努力实现非均衡的协调发展
一 实施城镇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发展
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技术结构,促进技术结构平衡发展
第二节 宏观对策:根除生产力发展主要障碍,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一 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障碍,深化改革
二 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 突破科技和人才瓶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