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31907
  • 作      者:
    马子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马子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现为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主要从事产业发展与经济政策、产业金融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院省校合作课题2项,主持横向课题20余项。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经济问题探索》《思想战线》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子红所著的《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 构调整》运用演绎与归纳评价相结合、规范与实证分 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西部 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 探究了产业转移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 素,揭示了产业转移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 在机理:通过产业转移带来的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 步效应和制度创新效应的作用,促使西部地区产业发 展的投入要素发生变化,形成“产业创新力”,引致 传统产业存量优化和新兴产业增量提升,推动产业结 构调整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的目标。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转移以促进西部地区产 业升级,国家应制定差异化产业发展政策助推“东产 西移”,而西部地区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应重 视产业链招选商工作,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展开
精彩书摘
  (1)工业的经济效益偏低。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比如农牧产品生产与加工、能源产业、矿产冶金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资源依赖、加工粗放、技术滞后等缺陷,导致工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①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程度普遍不高。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农产品经过深度加工转化后,价值可以成倍增值。美国的农产品总价值构成中,产后部门创造的附加值占62%,流通加工环节的增值是生产环节创造价值的366倍①。由于长期受农产品供应不足的影响,我国的农业政策更多强调追求高产却忽视农产品质量的生产,导致西部地区优质的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数量少且品质严重下降,多数农副产品仍然停留在卖原料链条环节上,至多是初级加工、粗加工,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云南省为例,橡胶主要卖干胶片;鲜切花几乎全部是以收割后简装的形态上市,制成干花、保鲜花或花束形态输出的数量少;核桃、咖啡也是以原料型核桃仁、咖啡豆为主;蔬菜缺乏制作冷冻蔬菜的技术,包装粗糙、保鲜能力差;茶叶在液态茶、速溶茶、泡沫茶、茶叶食品、保健品等产品开发上很落后,在茶多糖、咖啡因、茶皂素、花色素等有效成份的提取上也处于起步阶段。西部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大多和云南省的情况类似。②煤化工、煤电转化有待强化。据统计,2008年,西部十二省区市煤炭总产量为12.23亿吨,占全国的47.5%,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50%,随着中、东部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或开采难度增大,我国煤炭生产基地不断西移(主要向陕西、内蒙古、新疆集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煤炭生产和供应中的比例和地位还在不断提高,带来了运输成本高和运力紧张等问题,在产地发展煤化工产业,就地实现煤电转化,变长距离运煤为长距离输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而现阶段西部地区煤化工业发展水平很低,煤电转化率也不高。③有色金属加工深度有待提高。西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但有色金属产品以原料型初级产品为主,大部分产品停留在金属锭状态,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率不高。云南省有色金属加工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西部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2008年,云南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虽名列全国第2位,但产业总产值、销售额仅居全国第7位,工业增加值仅列全国第8位;云南铜矿产量占全国的29.1%,而铜金属产量仅占13.2%、铜加工品产量只占2.2%;电解铝生产能力达45万吨,而铝加工能力仅4万吨,铸造合金生产能力只有0.5万吨。另外,西部其他优势产品的加工深度也有待提高,比如,内蒙古稀土资源的冶炼及加工;云南、贵州磷化工业产品的加工;青海盐化工产品的加工等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理论构架
 一、产业转移的动因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
 三、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历程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第四章 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二、挑战
第五章 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一、西部地区的社会需求结构
 二、西部地区的要素供给结构
第六章 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机理分析
 一、资本积累效应
 二、技术进步效应
 三、制度创新效应
第七章 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困境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宏观环境亟待改善
 二、产业承接的“结构非对称性”矛盾凸显
 三、产业承接的技术进步效应相对“迟滞
 四、产业承接的集聚程度明显偏低
 五、产业承接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第八章 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建议
 一、中央政府鼓励产业转移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
 三、西部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发展政策
 四、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监管政策
附录Ⅰ 2009年西部地区32个制造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
附录Ⅱ 2011年西部地区32个制造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
附录Ⅲ 2009年西部地区32个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指数(CR4)
附录Ⅳ 2011年西部地区32个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指数(CR4)
附录Ⅴ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低层次——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