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第三次大转型:新一轮改革如何改变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5285
  • 作      者:
    李佐军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硕士博士先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和吴敬琏。因多年前一篇内部演讲稿判断中国经济拐点,被主流媒体称为“李佐军预言”。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人本发展理论、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资源与环境政策、宏观经济和中国走势、“三农”问题、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等。
  专著有《人本发展理论》、《中国改革新思维》、《中国的根本问题》等5部;主编有《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新农村建设干部学习读本》、《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定位决定成败》等9部;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和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数百篇文章;主持或参与过90多项科研课题;撰写了70余篇调研报告;先后多次获中国发展研究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阶段判断告诉我们在哪里,还连接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中国已处于第三次大转型阶段。
  十八界三中全会及两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改革时代,转型迫在眉睫。改革和转型需要新的设计和新的理念。
  在《第三次大转型》一书中,著名经济学家李佐军认为,中国第一次大转型是社会制度的转型,第二次大转型是经济制度的转型,第三次大转型是推进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式的转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第三次大转型不仅有体制或制度转型,还有发展模式转型,不仅有经济体制改革,还有一系列非经济方面制度的改革;而且将更多地表现为人本转型、全面转型、协调转型、创新转型、可持续转型等。
  《第三次大转型》作者李佐军长期关注中国的转型和改革,从深化改革和全面转型的角度,深入讨论了经济增长动力、改革主体、改革对象、产业结构等各个领域的转型,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预测。本书也堪称国内首部深入、综合、系统阐述中国第三次大变革的权威著作。本书内容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全书贯穿中国转型主题,将改革与转型较好地结合起来;二是力图做到理论、政策和实践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十二五规划、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三是力图做到逻辑层次清楚,要点鲜明,重点突出;四是尽量减少铺垫性内容,增加对策性和操作性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六位一体”全面改革时代来临
  全面转型是中国未来若干年的重大课题,需要重点推进制度转型、动力转型、产业转型、区域转型和绿色转型等五大转型,其中制度转型是其他转型的根源性动力。制度转型也就是制度改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改革的对象、所处发展阶段、结构背景和国际环境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已由经济改革为主阶段进入“六位一体”改革阶段,由渐进改革阶段进入重点领域加快突破改革阶段,由效率主导的改革阶段进入公平主导的改革阶段,由先易后难改革策略阶段进入攻坚克难改革策略阶段。2013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述了未来改革的新蓝图,引领中国改革进入到全面改革的新时代。
  改革的2.0时代
  十八大后,中国新领导班子根据国内外新形势,重新高擎改革大旗,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视察时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指出:“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由于新一轮改革具有与过去改革不同的特点,预示着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启动了新一轮全面改革。
  1978年来,中国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以增量改革为主的阶段,主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非国有经济、推进沿海对外开放等;第二阶段(1994~2012年),以经济改革为主的阶段,主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价格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外汇改革、全面对外开放等,虽也有一些非经济改革,但多为经济改革配套;第三阶段(2013年及以后),开始进入全面改革阶段,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今后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制度“六位一体”的“深水区”改革。
  改革的这种阶段性演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改革的特点,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改革的历史逻辑:问题倒逼,即随着某方面问题的凸显,这方面改革也随后得到相应推进。
  全面改革阶段与过去改革阶段形成了如下鲜明对比:
  由经济改革为主阶段进入“六位一体”改革阶段
  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主要限于以企业改革、价格改革、财税金融改革为主体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非经济改革,但总的说来,经济改革始终占主导地位。由于非经济改革滞后造成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很多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经济改革不可能成功。当前和未来迫切需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六位一体”的改革,特别是需要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将各方面改革协调和统筹起来。同时,未来的改革将从过去的主要关注人的物质权利(如产权或所有权),向统筹关注人的物质权利、精神权利和政治权利等各种权利转变,特别是向关注保障人的自由选择权和平等交易权等转变。
  由渐进改革阶段进入重点领域加快突破改革阶段
  过去的改革尤其是初期的改革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具有渐进改革、增量改革、体制外改革、双轨过渡等特点。当然,1994年前后的改革具有整体推进的特性。近十多年来的改革大多是针对当时面临的问题而展开的,也具有渐进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矛盾再不痛下决心加快解决,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故改革需要在重点领域加快进行突破,不能再拖,不能再绕开矛盾走了。也就是说,改革到了必须以“壮士断腕”的态度和决心解决重点领域紧迫问题的时候了。新阶段需要加快突破的改革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财产公示制度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等。
  由效率主导的改革阶段进入公平主导的改革阶段
  由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是贫穷落后和平均主义,因此过去的改革在很长时期内是以提高效率为主导的,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只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将公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但由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滞后,贫富差距拉大、腐败严重、社会不公等越来越成为人们不满的焦点,推进维护公平的改革刻不容缓。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开始进入公平主导阶段。新阶段有必要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权利的平等化、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权利的平等化、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公平竞争、当代人与后代人资源环境权利的公平化等。
  由先易后难改革策略阶段进入攻坚克难改革策略阶段
  过去改革,多数时候我们是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这有其必然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先易后难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降低改革的成本,但总是先易后难,也可能导致“改革的机会主义”,避重就轻,贻误时机。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核心矛盾再也绕不过去、再不啃硬骨头船就会很危险时,继续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策略就显得不识时务。鉴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新形势,改革已到了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啃硬骨头、涉险滩、动真手术的时候了。在攻坚克难阶段,中国改革必须攻克如下难点:攻强大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改革之难,攻反改革思潮阻碍改革之难,攻“六位一体”改革协调难度加大之难,攻改革动力减弱、合力减少之难,攻改革外部环境恶化之难(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对低迷)。
  ……
展开
目录
《智石丛书》总序  // VII
自 序  // IX
第一篇  制度转型
第一章 “六位一体”全面改革时代来临
改革的2.0时代  // 4
改革的新对象和新环境  // 6
改革新蓝图引领新时代  // 10
第二章 对改革进行创新
人本改革的理念  // 15
改革的全面创新  // 23
落地式改革  // 28
第三章 牵住改革的“牛鼻子”
改革的关键  // 33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 37
警惕政府“越位”!  // 40
第二篇  动力转型
第四章 创新驱动增长
制度创新驱动增长  // 48
技术创新驱动增长  // 50
第五章 从供给边发现增长新动力
供给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 59
从供给边发现增长新动力  // 63
第六章 企业驱动增长
企业的作用  // 72
企业积极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  // 77
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  // 89
第三篇 产业转型
第七章 产业转型方向
遵循产业发展新趋势  // 102
推进产业科学发展  // 106
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  // 110
第八章 化解产能过剩
发展新兴产业  // 123
发展潜力产业  // 129
化解产能过剩  // 132
第四篇 区域转型
第九章 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城镇化开始进入加速阶段的下半场  // 140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  // 142
警惕城镇化的误区  // 146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和对策  // 152
优先推进城镇化改革  // 155
第十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 162
推进“以工哺农”  // 173
建立城乡统一制度  // 180
第十一章  统筹区域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186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 190
第五篇 绿色转型
第十二章 走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绿色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 206
绿色转型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 211
绿色转型发展要靠制度改革  // 223
第十三章 低碳发展新思路
中国推进低碳发展面临特殊挑战  // 229
低碳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234
为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 241
第十四章 向污染宣战
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 253
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和对策  // 261
用制度治理环境污染  // 271
参考文献  // 275
致 谢  // 27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