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
经验主义哲学是近代英国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主导思潮,主张从人直接的感觉经验而非理性思维出发观察世界,一切知识的取舍最后要诉诸人的日常经验而不是诉诸人的理陛或者上帝。在伦理学领域,经验主义哲学注重对人性的考察和道德心理的分析,并且都以经验分析法为基础。经验主义哲学家推崇联想主义心理学,善于从自己的感觉经验出发关切其他人的心理感受。这“为功利主义在伦理学和社会科学之中的兴起扫除了信仰的障碍并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①。
培根是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的鼻祖,在伦理学领域,他认为以前的伦理学注重研究德性本身,没有重视对人的情感研究,忽视现实的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合理地把个人幸福和公共幸福结合起来。他的“全体福利说”,认为每一种事物都包含有双重的善,即事物作为整体的善和作为整体组成部分的善,整体的善高于部分的善,认识到社会利益对个人利益的重要性。为功利主义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培根之后的洛克是以其著名的“白板说”为人所知。他反对道德的先验性,认为行为之所以具有德性是由于它的有利性,事物之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就其与苦、乐的关系而言:所谓善就是能引起或增加人快乐的东西,恶就是能产生或增加人痛苦的东西。他的这些有关功利主义思想的论述在边沁和穆勒理论中都得到体现。
‘培根之后,伦理学围绕利己与利他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为功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契机。争论双方,一方以霍布斯、洛克、曼德威尔为代表,正如曼德威尔在著名的《蜜蜂的寓言》当中所宣扬的观点——“私恶即公利”;另一方以亨利·莫尔、昆布兰、沙甫慈伯利、哈奇逊等为代表,主张道德的基础在于仁爱,致力于在自我、他人和公共利益之间寻求沟通。哈奇逊更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
休谟是苏格兰学派的核心人物,在《人性论》当中,他提出了许多对边沁有重要影响的思想,他认为,快乐或痛苦的感觉才构成为道德善恶的根源,而且道德情感本身就蕴含着快乐和痛苦的感觉,因而具有功利的性质。“正义之所以得到赞许,确实只是为了它有促进公益的倾向。”‘淋谟是联想主义的先驱,他的哲学和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联想主义心理学原理,即通过分析自己的心理过程来考察知识和道德,这种反躬内省的联想主义思维方法是古典功利主义依据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它的思想为功利主义奠定了认识论和伦理学基础。
3.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另一支思想源流来自以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为代表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英国经验主义感觉论,发展出自己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认趋乐避苦是人之本性。爱尔维修反对把道德原则看成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天赋道德论”,认为根本不存在天赋的善、恶或正义观念,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时期及其不同阶层间都具有不同的道德原则,道德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发生变化,只有“利益”永远是支配人的行动的唯一准则。所谓“利益”就是人们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道德与“利益”结合构成美德。第二,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上,爱尔维修主张个人利益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道德是追求“最大多数人幸福”的科学。在个人利益如何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问题上,爱尔维修将其诉诸人的理性判断,以约束个人利益的方式来追求个人利益,达到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最后,充分肯定环境、教育和立法、奖惩对人的作用,这些思想后来在边沁和穆勒的理论当中得到了具体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