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
建设便捷、一体化的区域交通网络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基础。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中,应遵循“保障、引导、优化、提高”的发展原则,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统筹规划、布局和建设京津冀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形成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调整和要素流动提供基础支撑,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协作
主要措施如下: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加强三地合作;共同推进风沙源治理工程,继续支持周边地区生态保护林营造、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及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协商推动建立统一的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和水环境保护监测与监管体系。
5.加强资源和能源合作开发
主要措施如下:全面推进电力、煤炭、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合作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针对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区域发展面对的共同挑战,增强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战略合作;继续推动水源地合作区域向更大范围扩展,支持水库上游小流域治理和环境治理工作。
(三)稳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
1.加快疏解北京中心城区过密的非首都核心功能
北京城市功能的不断集中,带动了北京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集聚,也包括一些与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不协调的产业扩张。在制造业领域,北京仍然存在着一批“能耗高、工业污染排放量大、扰民严重”的粗放型中小企业;在服务业领域,区域性物流、区域性批发产业布局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有865个商品交易市场,其中仍有一部分大型传统批发市场集中在中心城区,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空间,效率低下,而且对中心城区的交通、环境质量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与城市战略定位不协调的非首都核心功能为城市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集中表现为城市拥挤与环境恶化,尤其是在中心城区表现最为明显。2003~2011年,中心城区人口由870万人增长到1230万人,建设规模增加了30%;73%的就业、90%的优质医疗和教育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内;80%的机动车出行集中在六环路内,中心城区过度聚集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快疏解北京中心城区过密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缓解首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