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内容特色如下:
1、读完脑袋开窍,从此人生不再迷茫后悔!本书写给那些犯过错,迷茫过的人,帮助他们打开思维,提高心智,掌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把弯路走直!
2、作者马华兴,新精英生涯知名咨询、培训师。《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作者古典、《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作者、豆瓣红人meiya作序倾力推荐。
3、本书的内容非常实用,文笔幽默,并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工具和测试,帮助读者分析自己,确实地帮助读者,是十足的干货。
写给迷茫、走过弯路的你,让你脑袋开窍,人生不再迷茫后悔。
本书探讨了关于能力、选择、行动、情绪、人脉、心智六大最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问题:
天赋和努力究竟哪个更重要?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有效吗?
到底应该加快脚步还是享受慢生活?
抱怨就不对吗?
不自信的人就不容易成功吗?
人脉需要设计吗?
独特才有个人魅力吗?
......
学会自己判断和选择,你才不会总为自己的错误追悔莫及。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走不直的弯路。
平衡轮、时间轴、四象限、金字塔,四大思考工具帮助你真正掌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如何从后悔中成长
本来这本书讨论的名字叫《你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但我强烈要求把那个“你”字删去。这名字哪是光说的你啊,说的还不是我自己?想想自己现在的工作、看着自己手里的股票、听着自己孩子的哭闹,这不都是当年脑子进水造的孽吗?
我们总会在冲动和犹豫不决之间打摆子。此时,往往各种名言警句就成为灯塔。张老师会说:“迷茫了要停下来。”于是我们就开始等着。李老师又说:“你得先行动,动了之后就发现机会了。”于是我们就马上开工。但似乎每次都踏错了步,等着的时候错过了机会,马上开工又很快觉得那么别扭。就这样总踩不到点子上,乱了节奏便失去了重心,东倒西歪起来。
开复哥在各种演讲中经常提到一句话: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
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这句话特别疗愈,以至于我在很多次咨询结束后都把它送给我的客户。半年以后,当我问客户还对什么有印象时,他说这句话最有印象也最重要。
但是,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句话,是否真的琢磨过这句话呢?
它说了三件事:改变、接受和分辨。我发现,它们是有顺序的。
假如咱们搞错了顺序,那就很可能犯错。比如下面的例子。
郭大侠:“我以前是营销助理,现在已经辞职,准备去做管理咨询顾问。但我投了几十份简历,那些牛公司都没反应,怎么回事啊?”
黄女侠:“我现在在A组织,事业单位,干得挺没劲的,但是这儿稳定啊,所以我就想这么混下去。可我总觉得空虚,我该怎么办?”
这两个问题代表了千千万万个职场人事业生涯的困惑。而这两个问题都跟开复哥那句话有关。
郭大侠问题的原因是:他确实有勇气来改变,但是他要改变的是当前不可改变的事情。
而黄女侠问题的原因是:她混下去确实有点像接受,但她却接受了可以改变的事情。
这两位玩反了。
为啥他们玩反了呢?因为他们没先做“分辨”。
这就是改变、接受和分辨的先后次序。
1. 先分辨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
2. 然后接受不能改变的;
3. 再然后改变可以改变的;
4. 最后进行再循环。
我们的人生就是在时间轴上反复打怪的过程。我发现,在我打怪比较傻逼的时候,都是把这三个顺序玩反了,不去分辨这些怪到底是踩地雷练级的小鬼,还是需要组队攒药花时间对付的BOSS。于是,要么没练好就单挑BOSS被秒,要么把小鬼当大BOSS绕着走永不升级。而一旦我能分辨出来了,那就算是走了人生角色扮演游戏的正路,心态好了,方向有了,能力也提升了,舞台也大了。
这就是这本书想跟各位讨论的事情:当脑子里的水已然变成了泪,下次如何让脑子少积点水,如何能少在事后狂抽自己嘴巴子。
我把这些日子的体悟,在本书里,按不同领域做了分解:
能力:它既不像我们想得那么容易,也不像我们想得那么难;
选择:选择的核心不是方向,而是方法;
行动:掌握好快和慢的节奏,才会踩好点;
情绪:坏情绪并不害人,我们怎么让坏情绪帮我们;
人脉:玩好人脉的步伐在哪里,怎么迈开第一步呢;
心智:到底什么是“做自己”,怎么“做自己”才能有感觉。
同时,每章后边,都会佐以一个小工具,让我们玩得更实用落地。
更好玩的是,在最后的最后,送给各位一个更给力的礼品。四个原型工具把我们的生活观察得清楚、明白、真切。假如我们的生活有了不爽的事,用这四个工具中的一两个一定会带来不一般的体会。
写到此处,我发现,写出来和做到,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当我自己郁闷、犯傻、愚蠢、困惑的时候,我的朋友们就指着我的脸说:“你自己撒泡尿照照,你现在的状态跟你的那些咨询者找你的状态一个样。你这不就是刚给别人治了脚气,自己却挠自己的烂脚?”这搞得我很囧,我问他们咋办呢,他们说:“大哥,你自己写了书了,你按自己写的书做,就行了。”
看来,即便知道脑子怎么进的水,也没法一下子那么快就脱水。不妨就把这些水和泪变成文字。咱们一起痛哭流涕,一起深恶痛绝,一起恍然大悟,一起拍手称快好了。
……
第一章 当选择遇上努力 001
1.1 选择跟努力谁重要? / 003
1.2 选择是一种能力 / 008
1.3 职业的黑天鹅和白天鹅 / 013
1.4 面对套牢的选择 / 019
1.5 瞄准开枪还是开枪瞄准? / 023
1.6 选择等于责任 / 030
第二章 不那么容易,也不那么难 041
2.1 一万小时吓坏了谁 / 043
2.2 你真的要成为“大师”吗? / 046
2.3 能帮我找找天赋吗? / 051
2.4 是否理解“刻意练习”? / 056
2.5 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练习心法 / 062
2.6 专注的小白鼠 / 067
第三章 要快点,也要慢慢来 077
3.1 该慢还是该快? / 079
3.2 快的时候:一鼓作气 / 081
3.3 找到“快”的动力:逼自己 / 085
3.4 “慢”的时候:一休 / 089
3.5 一石多鸟,一鱼多吃 / 093
3.6 太迟了?才开始 / 098
第四章 快乐,还是“慢乐” 105
4.1 爱生活,爱抱怨 / 107
4.2 妒忌送来的三份大礼 / 115
4.3 不自信的土壤,自信的庄稼 / 118
4.4 给“倦怠”找个加油站 / 124
4.5 快乐,还是 “慢乐” / 132
第五章 要广度还是要深度 139
5.1 “我认识马总” / 141
5.2 选准人脉地盘 / 143
5.3 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 147
5.4 打磨“人脉漏斗” / 149
5.5 强弱连接 / 154
5.6 主次连接 / 157
5.7 找个“连接者”做朋友 / 159
5.8 降低人脉经营的“倦怠” / 160
第六章 做自己,还是学别人 167
6.1 做职业的模仿秀 / 169
6.2 先抄后“偷” / 173
6.3 我的性格适合吗? / 176
6.4 从战士到国王:找到自己的人生主题 / 181
6.5 行动是合力 / 188
6.6 N个“我” / 195
6.7 要有用,也要有趣 / 201
四大思考工具令人生从此不迷茫 207
致 谢 235
幸福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所有梦想都实现,一种是放下了不该有的怨念。这本书教你拥有区分梦想与怨念的分辨力。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人生也许从此海阔天空。
——古典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著名生涯规划师
对于充满困惑和不安的职场人来说,这本书会很有帮助,不仅看得明白又有趣,还觉得实用落地,作者如手术刀般精准而犀利的话语还偶尔让你后背冒汗,而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又会带给你新的启迪和思考,打破你自我设限的部分。看后让你觉得很多事情其实可以柳暗花明,很多焦虑不安都会迎刃而解。
——meiya 豆瓣红人、《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