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理论的研究源于实践的需要,深入研究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国 内外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
第一节研究背景
选择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国内外及区 域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20世纪末期,随着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国 际分工进一步加强,各国经济日益融合成一个整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 某种变动,都难免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 国际化和自由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内在逻辑演变的必 然结果。与此同时,国内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蓬勃展开,经济全球化的 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并刺激它不断向更高的形式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是世界各国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大潮带来 的冲击和压力、更多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化解经济全球化风险而采取的 一种应对措施。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经 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造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 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两者的相互作 用必然会影响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放眼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国际乃至洲际经济加 速融合,成就卓著。环视国内,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 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首先突出表现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 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之后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 实施下,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出现了发展高潮。
珠三角经济圈崛起于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依靠自身区位条件,利用国家优 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大量承接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近年来,粤港澳经贸合作日益深入。2004年6月,签署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原来的珠三角范围正逐步扩大,将港澳包括进来, 成为所谓泛珠三角或大珠三角(南方网,2004)。
长三角经济圈以上海为核心,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具有带动中西 部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2008年,国务院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 即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这在土地、资源、 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 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 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国 务院办公厅,2008)。长三角经济圈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 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和金融中心,将成为我国未来最具带动力的地区。
京津冀经济圈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主要辐射 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该经济圈依托北京、天津,邻近日、韩, 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成 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最具发展后劲的经济圈。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尚处在探索阶段,发展水平远不及沿 海地区,并且集中表现在几个正在酝酿中的都市圈(城市圈)。例如,以重庆和 成都为核心,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的长江上游经济带;以郑州为 核心,包括河南等地区的中原城市群;以西安等为核心,包括陕西等地区的关 中经济区;以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 等为中心,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东北经济区。从发展任务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仍需几十年的努力, 发展任务是相当繁重的。这就迫切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的基本方 法之一就是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一体化发展。
从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来看,虽然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 了很大成就,但在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仍然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城乡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二是地区差距因资源条 件的制约、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区内差异而扩大;三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城乡 差距和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四是部分地区资源环境的压力大,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日益严重;五是绝大部分地区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不高。显然,长江 上游地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发展、协调发展、 一体化发展。
统筹兼顾区域内部的两极分化地区经济发展,做到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这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发展的具体 要求。长江上游地区内部各区域资源禀赋不同、自然条件迥异、发展基础悬殊, 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统筹兼顾,必然导致区域内部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不断扩 大,这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因此必须加强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的 研究。这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尤其是推进长江上游整体成为继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伟大实践,有十分重要 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长江上游地区各省市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早在1983年,四川、云南、贵州就向前来视察的中央领导提出联合开发西 南的初步设想。1984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四川、贵州时提出, 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勾画西南开发的初步蓝图。4月,胡 耀邦在贵阳主持召开了川、滇、黔、桂党政负责人座谈会,统一认识,建立了
①这是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第一个跨省市的经济协调组织一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①。后来又陆续更 名为五省区六方经济协调会®、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 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 会® (黄毅莹,2007)。尽管成员在增加,名称在变化,但该经济协调会的核心成 员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主要省市,该经济协调会的目的是促进长江上游地区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该 经济协调会虽有形式上的变化,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在重 大问题上缺乏实质性突破。正因为如此,长江上游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呼声才一浪高于一浪。
五、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创新的迫切需要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和地区率先发展 起来,逐步拉大了与后进国家、地区的发展差距。先进科技引领下的高水平劳 动生产率在增进人类社会福祉的过程中,通过聚集效应使世界财富日益集中到 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落后地区因为不能跟上发达经济体发展的步伐,被迫沦为 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造成财富的大量外流,致使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 地区与欠发达国家、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缩小欠 发达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呼声此起彼伏。这极大地引 起了相关学者的研究兴趣,进而出现了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关税同盟理 论、大市场理论、雁行理论、竞争优势论等一系列理论和著述。然而,上述理 论对一体化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①对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 间的产业分工和经济一体化缺乏充分的研究,将区域一体化等同于国际一体化; ②对欠发达国家内部一体化、欠发达国家之间一体化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尤 其缺乏对欠发达国家一体化初始条件的研究;③对发展中大国参与经济一体化 的复杂性、多样性缺乏深刻的研究;④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体化的发生、发 展的过程缺乏清晰的描述;⑤对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富集中、利益补偿问题 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研究将在以上不足之处重点着墨,以期为大国内部欠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生动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借鉴。
①1984年4月,川、滇、黔、桂、渝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第一次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提出,四省区五 方共同加速发展西南地区经济。
②1986年,西藏自治区加入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经济协调会更名为五省区六方经济协调会。
③1990年,成都市加入五省区六方经济协调会,经济协调会更名为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
④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经济协调会更名为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
六、本书研究的长江上游地区范围界定
关于长江上游范围的界定很多,不同学者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
他们的界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派系 宽派、中派和窄派。宽派最初认为,
由干流流经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5省(自治区)及支流流经的 甘肃、陕西、贵州3省构成,后来加上重庆,则由9省(自治区、直辖市)构成; 中派认为,由四川、重庆和云南、贵州有关地区构成长江上游地区;窄派认为, 仅由四川和重庆构成。
由于本书重点研究经济意义上的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而不是在 纯地理意义上考察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人口等问题,因此依据区域划分标准 及分析可行性,本书选择比上述中派略宽的划分范围,将长江上游地区定位于 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境内全部地区(黄志亮等,2011)。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书研究对象定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 一体化现状和特征的分析,在借鉴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 上游地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 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与推进措施,并提出推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具 体制度、体制、机制创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界定了本 书的研究对象一长江上游地区的范围,包括宽派、中派、窄派的界定,并指 出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理论及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特殊性。 评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容和形式, 为本书提供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条件、推进方略及模式选择。
第三章,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特点及障碍。首先介绍长江上 游地区的经济简史及其经济一体化进程,属于历史的考察,以便为本书提供研 究基点。其次转向现状考察,分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成就和特点,以 及进一步推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时存在的障碍一市场一体化障碍、生 态环境一体化障碍、产业一体化障碍、城乡一体化障碍、高技术一体化障碍、 交通设施一体化障碍和制度、体制、机制障碍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上 游地区经济一体化障碍的深层次原因一较低发展阶段、内部发展不平衡、行 政主导下的利益差异和一体化硬件重大缺失等。
第四章,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定量评价。首先,在市场一体化、 生态环境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高技术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 等方面构造区域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权数估值法、功效系数法 等运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的方法;其次,运用已经构建的区域经济一 体化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方法,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指 标进行因素赋值和综合评价,得到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发现,在长江 上游地区四省市中,重庆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其次是四川,第三是云南,第 四是贵州。在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长江上 游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 了横向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依长三角地区、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长江上游地区递减。
第五章,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及启示。首先,分析介绍了国外几个 典型案例,包括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地区一体化、波士华地区一体化和日本东 京湾地区一体化;其次,分析介绍了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案例,具体包 括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 最后,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第六章,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架构与推进措施。从战略和全局的 角度提出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思想、原则、战略目标及基本架构, 并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重点、步骤,及推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 体化的重大措施。
第七章,推进长江上游地区重点领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举措。选择长江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