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贯穿四个字:“整”、“借”、“学”、“变”。一是“整”,包括“整体”和“整合”两个内容,整体是基础,整合是路径。
整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各个成员国,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整体。从经济角度讲,地区的整体性应体现在生产结构的同质性与差异化并存,生产的多样化与专业化并存,中心与外围互为补助、以增长极带动整体区域发展等方面;而从历史文化角度讲,文化的一致性才是保持地区整体性的关键。而中亚地区是一个十分特别和复杂的地区,汇集了多种文化和宗教,民族成分繁杂,对于保持地区整体性会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习主席所提出的“五通”中,民心相通最为重要,它是实现区域整体性的前提和基础,政策沟通最为关键,它是实现区域整体性的保障。
整合,则具更多内涵。首先,在上述整体性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各具特点的不同类型成员之间的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协调配置。中国与中亚五国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中亚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集中在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水电资源丰富,尤其是塔吉克斯坦的水电资源达6400万千瓦。此外,各种矿藏丰富,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品种比较齐全,铁矿、锰矿、铜矿、钾盐等矿藏丰富,其中铬铁矿探明储量有2亿吨,仅次于南非、津巴布韦居世界第三。吉尔吉斯斯坦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特别是稀有金属汞、锑的储量可观。乌兹别克斯坦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铜矿、铅锌矿、钼矿、钨矿。因种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中国在其中可以以技术领先国身份作为中心,覆盖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生产领域,并将技术进步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其他整个经济体系;中亚五国则发挥“外围”国家和地区专业化的优势,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实现互补型经济增长模式。
其次,“整”的最终结果,抑或可理解为推进“整”的手段或渠道,是区域内单一货币以及单一货币结算体系的建立。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更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除了实物资源的利用与整合,要充分挖掘互联网资源,在贸易方式上要注重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渠道和网络销售,在产品设计与生产和客户开发上要实现并行生产,整合消费者、品牌商、工厂、渠道和上游供应商,利用互联网技术保证各个利益方充分参与。
二是“借”。一是充分借用已有资源之势。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俄罗斯为重要成员的上海经合组织已成立十年有余,拥有世界1/4的人口和欧亚大陆3/5的领土,已与联合国、东盟、独联体等国际组织和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开展了多种经贸往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应以此为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其作用。10年来,上海经合组织6个成员国的贸易额增长了近3倍达到37175.8亿美元,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从121亿美元增加到840亿美元,其中与中亚四国的贸易额提高了近15倍,从而使中国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其他三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相互投资规模日益扩大,能源金融战略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以贷款换石油”协议已于2008年正式签署。这些成果均可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利资源。二是借鉴其他区域发展模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亚洲的区域化进程推进了一步,虽然仅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但自由贸易协议赋予成员国不同于区外的政策和权利将区域内贸易从外部市场变为内部协议,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各个成员之间,也必须通过区内特殊政策和交易的内部化来加强其凝聚力从而提高其竞争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