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2014年第1期)》:
(二)现行出口退税机制不适应跨境电子商务新型业态的发展
现行的出口退税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各自比例共同负担。经济越发达、出口越多的地区,地方财政负担出口退税的比率越高。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中相当一部分货物属于异地采购出口,因此出口所在地的地方财政要负担外地货源的出口退税,而这部分出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是在货源地实现的,造成了地方政府间财政利益关系的不平衡。从杭州的试点情况来看,由于出口业务蓬勃发展,退税规模已经超出了所在地下城区的财力范围,对地方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解决的思路有二:一是修改出口退税由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的现行政策,改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二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平台实现出口退税功能的全国联网,即货源地的国税部门在收到货物出口信息后即可在线办理退税业务。从实际情况来看,第一种思路由于涉及增值税的利益分配,需要从立法层面进行修改,而第二种思路不涉及原有政策的变动,但需在技术层面解决,相比较而言,实现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三)信息平台未能完全互联互通,规范发展压力较大
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呈离散、无序、局部的状态,由于电子商务行业尚未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导致目前跨境电商、物流、支付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接口不统一,尤其是跨国、跨行业、跨地区的电子认证标准不统一,导致各环节的信息系统无法顺畅地互联互通。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化系统目前仍无法完全对接跨境物流和资金支付系统,设想中的跨境综合监管平台优势难以完全显现,跨境交易的“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商品源头追溯存在一定困难,规范管理基础薄弱。此外,由于跨境电子商务涉及政府管理部门较多,且多为国家垂直管理部门,目前由各政府部门分别牵头试点的有关政策,难以进行简单叠加,需要进行集中深入的统筹和调整。
(四)跨境物流和支付滞后,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物流,金融、信息等众多领域,而目前我国这些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是我国跨境物流发展滞后。我国的跨境物流配送企业综合实力不足,在国际航线开拓、境外市场布点等方面难以获得足够政策支持和优惠。据不完全统计,以中外运敦豪(DHL)、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天地快递(TNT)四大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快递企业占据我国跨境快递市场80%的市场份额。二是国内跨境支付的服务能力不足,我国跨境第三方外汇支付业务试点刚刚起步,国内支付结构连接的国外金融机构数量和处理的货币种类较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90%的国内出口商户都通过PayPal等海外支付平台开展跨境贸易,大量物流和金融服务收益被外国企业获得,跨境金融增值服务前景不容乐观。
(五)跨境电子商务冲击实体市场,招致部分国家设置壁垒
由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对一些国家的国内产业和商品零售市场造成了冲击,部分国家正在酝酿对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采取限制措施。例如,俄罗斯从2014年1月开始对用于个人使用的进口商品加强检查,并正考虑将跨境网购物品进口关税起征点由现行的1000欧元下调至150欧元,超出部分将按照货物报关并征收高达30%的关税;阿根廷政府为限制居民外汇消费、避免外汇储备流失,规定居民个人必须向海关申报每一件从境外网购的商品,而且个人年网购额超过25美元就需要交纳500的特别进口税;巴西政府正在讨论新的税收政策,拟将现行对100美元以下跨境进口包裹采取免税的政策,调整为统一征收8%的关税,等等①。这些措施虽然并非针对中国电商企业,但如制定实施,很可能导致部分买家放弃跨境网购,将会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整体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