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网络 结构视域与理论基础
l.1构建国际化的国家创新体系
l.1.1现实需要
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竞争愈演愈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 争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世界经济正转向以创新为驱动的新的发展模式,有些国 家创新(广义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本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已经超过资金、劳动力的贡献,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在当今社会,经 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而R&D活动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更加广泛和深入,技术、人才和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加速,全球变成了一个大的 “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中,为迎接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竞争和R&D国际化带 来的挑战,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在积极构筑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增强创新 能力来促进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增长,在这方面,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先行 步, 已因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 这样一个综合体:创新需要使不同行为者(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机构与消费 ) 进 , 在科 、 程实 、 发、 制 和
售之间进行反馈。创新体系是企业、学术界和政府等要素之间在创新过程中的相 互关系与交流的体系。
(1)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随着它的结构变化而变化。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国家创新体系在解决技术市场失灵、政府调控失灵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系统性失灵 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知识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那些具 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知识的有效供给会出现短缺,因此,市场在基础研究、公益性 知识等方面存在失灵问题。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既可以发挥市场机制在竞争性领域 的驱动作用,又可以克服在非竞争性领域的市场失灵问题。弗里曼指出,构建国 家创新体系就是为了保持技术的私人性和公共性的合理平衡。
(2) 防范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配置科技-经济资源时,其政策导致 市场主体经济动机发生扭曲,从而产生比市场配置资源更为低效的结果。企业的 主体地位和对政府的多元约束可以抑制政府对创新的过度干预,有效防范政府行 为对创新活动的扭曲。国家创新体系把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结合为一个 有机整体,创新成为在分工基础上的彼此合作、相互协调的行为。这一体系对政 府行为提供了约束规则,同时也为发挥国家在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提供了重要 的制度保障。
(3) 缓解系统性失灵。系统性失灵是指系统中的各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缺乏协 调、公共研究部门的基础研究和产业部门的应用研究彼此错位、技术转移机制不 健全和信息机制的残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贫弱等因素导致国家创新能力(na-t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贫乏的一种状态。系统性失灵肯定妨碍技术开发和技 术创新,建构国家创新体系则有助于在制度和国家政策中纠正系统失灵。
国家创新体系对于各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日益重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 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意识到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将成为各国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 重要筹码。由技术创新推动和弓丨领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将成为这个时代创新的 主旋律,在国家创新体系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的要素间协同发展、相互促 进,使社会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2011年2月,美国发布《创新战略:确保 美国的经济增长与繁荣》,突出强调了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 其创新能力[1]。美国作为全球整体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已将深化国家创新体系 国际化建设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运作效率作为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非常重视创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 创新体系的重要部署,强调通过改变科技管理体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优化 配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
早在1995年,江泽民就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郑重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 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作为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从民族灵魂和永恒动力的角度,强调创新 的重要性,可见,当今时代,创新对我们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科技体制改革取得 突破性进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格局初步 形成,科研体系发展明显加快,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服务于企业技术 创新的中介机构有了新的进展,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深入。此外,创新的政策环境 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促进创新的环境初步形成。
目前,国际上以资本、人力、资源为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以知 识、人才、信息为依托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国际化的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 方式转型的需要,建立一个运行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促进创新要素的良性互 动,不断提高国际化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因此都在积极促进国家 创新体系的国际化,以提高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目前,中 国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系统,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任何一国 的经济发展都无法离开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在实践中,国家创新体系已经进入了 国际交流与互动的新时期。R$D国际化、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以及国际技术贸 易成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特征和新特色。
1.1.2理论价值
在理论上,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起初主要从系统观的角度,研究国家创新 体系何以存在、由什么要素构成、有什么作用机制等,而随后众多学者对国家创 新体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学者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进 行了很多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但有关政策的分析还不够,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 研究也缺少有效的模型组支撑。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综述, 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尚没有形成一个内部 一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国家创新体系中一些主要研究领域,如国家创新网 络和国家创新环境,由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分别探讨,他们看待同一问题的视角 不同,结论自然也有差异,缺乏一个更高层次的有效整合,导致国家创新体系理 论缺乏整体性"加之在现有文献中,案例的实证分析多,而理论的系统探讨少, 表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科学建构远未完成。②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特殊性没有给 予应有的重视。探讨国家创新体系的学者,很少认真研究不同国家的特殊性,在 实践上也难以为政府提供有效的科学指导。③缺乏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对国家创 新体系进 。
为此,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
1.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四部门模型体系
本书运用DSGE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处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 部门主体进行模型构建及行为分析,因为这一模型有较好的微观经济基础,因而 能够提出更有说服力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更符合实际的预测结果。
本书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和运行机理入手,基于DSGE模型方法建立了 四部门的国家创新体系模型组。以美国和中国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模 型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创新体系各部门(企业、高校、政府、国夕卜)的行为方 式进行预测分析,以求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建设提供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
建议。
中国学者对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单个部门(企业)或者两个(企业、高校)、三 个部门(企业、高校、院所)的研究较多,对于四部门(企业、高校、政府、国夕卜) 的国家创新体系建模分析较少,对于国家创新体系四部门要素之间的关系缺乏定 量分析。本书构建了四部门的国家创新体系模型,研究模型中的变量变动情况, 对各个部门的行为方式展开分析,得到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国家创新体系发展 趋势预测。
2.从网络结构一要素行为的双重视角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及其国际化的评价 指标体系
学者们先后从制度视角、知识流动视角、三螺旋视角等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 了研究。而本书从网络结构一要素行为的双重视角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及其国 际化。
我们依据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科技国际化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网络 理论,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可获得数据情况,从网络结构一要素行为的双 重视角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对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模式、机制和政策措施进行研究
本书把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主要构成要素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国际化,这是基础层次"第二层次是指构成要素之 间的网络关系的国际化"第三层次则是指创新环境的国际化。
本书在第一层次上,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东软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等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在第二层次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美国苹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苹果公司)引领的国际化的全产业链创新网络为例,分析构成要素(企业等)之 间的网络关系的国际化,并以大连医科大学等中国大学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 合作创建的靶向天然产物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论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管、 资、学、研、产五螺旋协同推进型的组织机制,投资者、学者、管理者“三权分 立”的治理机制,多创新体、多学科的跨国创新网络的动态调节优化机制,项目 运行中“创新团队一龙头企业一示范基地一带动产业”四位一体的合作机制,基于 专利池(patent pool)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国际化资源配置和链接机制,与国际 接轨的分配机制。
在第三层次上,针对前述研究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 的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开放市场,协调推进各类科技计划和基 金,提升科技中介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促进技术市场的跨区域整 合、网络化和国际化,造就国际化的创新人才队伍,支持外资R&D中心及港澳 台企业的创新,加强与美国等国家的科技合作,加快海外科研机构建设,加快提 高国夕卜授权专利比例等。
1.2 国家创新体系的网络结构视域
1.2.1多种视域
1841年,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出版了著名的《政治经济学 的国家体系》。他从国家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对落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 展问题以及不同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所应该采取的政治经济对策等问题 的研究,对于后来的技术创新研究工作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首倡者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弗里曼(Freeman)等正是从李 斯特和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那里受到启发,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
尽管李斯特首先提出了“国家体系”的概念,并且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科学技 术在现代工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他没有围绕着这些问 题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严格地说,李斯特的理论体系是粗糖的、零散 的、不完整的。它的着眼点是国家专有要素,而不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过程的 作用机理。真正从理论上提出这个问题并为后来的学者指明了分析方向的是美籍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 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如成本的降低、经 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他第一 个从经济学角度系统提出了创新理论,之后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只是 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它被赋予不同特点[2]。
创新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基于个人“企业家精神”创新 和线性创新模型到对“创新体系”进行多视角研究的发展阶段。不过,创新体系这 个词首先出现在对国家层面的研究上,即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但对 于谁是第一个提出并使用国家创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