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场决胜者:冷兵器时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708329
  • 出 版 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新老版本随机发货
  战争事典特辑《战场决胜者》系列首本图书,由资深专业爱好者倾力写作,丰富案例、史据,生动解析古典时代中西方军事体系、阵法战术、刀枪骑射。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指文烽火编委会,由一群富有干劲和热情的军事爱好者组建而成。他们中有职业媒体人,擅长古代刀剑与击剑的《名刀》杂志前执行主编,师从日本剑道家的武术爱好者,擅长骑射、代表中国参与多项国际传统射术赛事的正鹄弓箭社社长,留澳翻译专业硕士,解放军装甲指挥车车长,前特警,侨居加拿大的华人,复旦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职业插画家,等等。主要作品有:历史传记纪录片《拿破仑传奇》,文化纪录片《嵩山秘笈》、《中华龙》;图书《罗马人的故事:征服篇》、《海上“军事革命”:英荷战争时代和向现代海战过渡》、《几与时——论船山哲学的道学新范式》、《三苏蜀学研究》、《唐代军事史稿》、《中国古代服饰史话》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战场决胜者:冷兵器时代》内容简介: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对战场勇士和沙场英雄的崇拜,始终是街谈巷议中热门的话题。早在中国的宋代,就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样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流传。由此可见,战场勇士和沙场英雄,无论何时,都是一个永不过时的主题。但是,以往对于英雄与战争的描写,大多局限在英雄个人事迹的描写,偏重于人文历史,而缺乏理性与客观的分析。一场战争,绝不是一个所谓的锦囊妙计就可以左右的。它是装备、训练、战略、战术、后勤甚至经济的综合体现。
《战场决胜者:冷兵器时代》将依托实际战例,透过西方式的实证视角,以考古发掘、专家考证、兵器复原介绍的形式,还原一个个真实的战场勇士,讲述和再现系统、详细的古典时代军事知识与故事。

展开
精彩书摘

    案例二中的坎尼之战则是古典军事的一次奇迹。这次会战是第二次迦太基战争中的一次重要作战,集中体现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后发制人的卓越战术调度能力。
    迦太基是一个奴隶制寡头共和国,是在公元前由来自古城推罗的腓尼基人建立的,其首都即为迦太基城,位于北非的突尼斯。该国航海事业发达,曾一度依靠其强大的海军控制了西地中海范围内的国际贸易。迦太基城则成为西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中心,在该国最强大的时候,首都人口据说一度达到了70万人。
    迦太基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与海上力量强大的希腊人争霸。双方争斗百年,没有分出明显胜负,后希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因内战而衰弱,迦太基由此占据上风。
    公元前4世纪左右,拉丁同盟中的罗马崛起,统一了同盟中的其他城市。之后罗马逐步取得了对意大利半岛的全面控制,并向地中海方向拓展势力。公元前264年,罗马和迦太基因争夺地中海上的西西里岛而发生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在该战争中,迦太基战败。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军事家汉尼拔•巴卡在取得了对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的控制权后,以87000人(步兵75000,骑兵12000)的庞大兵力开始了远征。汉尼拔在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之后,与罗马人先后进行了提基努斯河会战、特雷比亚河会战,均取得胜利。后汉尼拔又翻越亚平宁山脉,逐步逼近罗马共和国核心地带。在特拉西梅诺湖会战中汉尼拔伏击罗马军队,歼灭罗马4个军团25000人的军队。罗马主将弗拉米尼乌斯被一柄长枪贯穿胸口而阵亡。
    连续的失败使罗马共和国一时之间风雨飘摇。汉尼拔的部队距离罗马城只有几天行程了,罗马元老院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委任费边为“独裁者”,全权负责与汉尼拔的战争。费边在其6个月的任期内,组建了新的军团,拖延与汉尼拔的作战,初步稳定了战略局势。但在费边任期到期并交出权力后,大选上台的执政官鲍卢斯和瓦罗掌握了军权。
    公元前216年8月2日,罗马军队与迦太基军在坎尼发生会战。罗马军队有步兵约66000人,骑兵约7000人,总计约73000人(一说总兵力84600人)。迦太基军有步兵约32000人,骑兵约10000人,总计约42000人。从兵力对比上而言,罗马人步兵优势极大,骑兵略有不足,但由于步兵优势如此之大,骑兵的不足似乎并不显得突出。而迦太基军兵力较为薄弱,在直接对抗中劣势较大。
    汉尼拔精心组织调度,采取了这样的阵形部署:将战斗力比较弱的高卢步兵放置在阵形中央,并在高卢步兵背后部署一部分战斗力较强的非洲重步兵进行支持;在中央阵形的两侧,部署剩余的非洲重步兵;在整个步兵阵形的两翼部署骑兵。部署好阵形以后,汉尼拔又命令中央阵形的高卢步兵与非洲重步兵前凸,从而让整个阵形形成弓形。
    罗马军队在开战前还是采用了传统的三线式部署模式。罗马人将主力步兵分为三个作战序列,将骑兵分为两阵排列至左右翼。但在进攻过程中,罗马主将瓦罗发现迦太基军利用河流掩护了左翼。因此他决定充分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压缩各作战中队的队形正面和间隙,使中队的纵深加长正面缩短,期望能通过密集队形对迦太基军的薄弱阵形进行突击。待突破迦太基军的中央阵地之后,罗马军队意图利用纵队便于进攻的队形优势,对迦太基军两翼进行卷击,最终达成击溃迦太基军的目的。
    在作战中,罗马军队确实充分发挥了其兵力的优势。迦太基军的高卢步兵在其冲击之下步步后退。但由于汉尼拔本人的指挥调度和背后的非洲重步兵的支援,阵形的后退比较缓慢并具有相当的克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罗马军队强度很大的冲击力。罗马军队则继续集中兵力向高卢步兵后退的方向突击,进一步压迫了迦太基军的阵形,并最终使迦太基军的阵形由凸出的月牙形状,变成了凹入的月缺形状。
    在这个时候,汉尼拔布置在两翼的非洲重步兵对罗马军队的两翼发动了合围,将罗马军队的两翼打退并逼迫他们向中心阵形退去。迦太基军的两翼骑兵先后击败了罗马骑兵,与其他部队一起完成了对罗马军队的合围。
    罗马军队的庞大兵力被挤压到一个狭小的区域里,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会战成了一场一面倒的屠杀。除了普通军士,罗马军队和国家的管理人员也大批阵亡,其中包括执政官鲍罗斯以及2位前执政官、2位军法官、29位军队将校以及80位元老(罗马元老院的元老成员当时为300人)。
    这次会战中,迦太基军兵力薄弱的弱点并没有暴露。汉尼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战场调度能力和战场感觉,通过自己对作战阵形的调度和军队的掌握,成功诱使罗马军队采用了他们不熟悉的队形,过密地集中了兵力。同时汉尼拔成功执行了自己的作战预案,吸收了罗马军队的强大攻势,并后发制人,使罗马军队自投罗网,而迦太基军则在战术层上获得明显优势,并撬动了战略平衡的杠杆,使得战争的总体形势,朝有利于迦太基的方向前进。
    在本案例中,汉尼拔所布置的凸形阵形的工作领域,也处于会战层和战术层之间的位置。这次会战的挑战者是罗马指挥官,他们决议在坎尼地区对汉尼拔发动会战,而汉尼拔最终也决定接受挑战,在坎尼地区对罗马军的威胁作出反应(这个地区比较适合让他的骑兵发挥优势),并在战术层决定了具体的作战方案。由于其方案的针对性和汉尼拔强大的指挥能力,会战取得圆满胜利。

展开
目录

序言
强盛的根基
第一章 龙与狼的死斗——从李陵直捣王庭解析汉匈战争背后的军政体系
第二章 千年帝国的铁骑——拜占庭农骑兵与超重装骑兵的辉煌与陨落

致命的技艺
第三章 会挽雕弓如满月——浅析传统弓箭与骑射
第四章 一舞剑器动四方——直击日本剑道的发展演变与实战技巧
第五章 百兵之王的芒锋——长枪在兵器史上的辩证发展之路

逐胜的哲学
第六章 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浅说古典军阵艺术
第七章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古战场中的军事地理与战阵指挥
第八章 剑与矛的秩序——西方古典时期步兵战术的若干杂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