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死亡之星:党卫军第3“髑髅”师战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707322
  • 作      者:
    胡烨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武装党卫军第3“髑髅”装甲师全史;
  二战东线经典战例,揭秘武装党卫军第3“髑髅”装甲师的传奇经历;
  参战人员战场日记与战争回忆录,真实记录战争中的人情与人性;
  300余张珍贵战场写真照片以及资料图片,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展开
作者简介
  胡烨,祖籍湖南,生于广西南宁。爱好军事翻译领域,精通英语、日语和越南语,并在国内多家杂志刊载过文章,包括《浴血绿色丛林》《东所罗门群岛海战》《闪击新加坡》和《SS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诺曼底战史》等长篇连载。擅长研究德军和越南、太平洋、欧洲战场,对战史研究有一定的造诣。
展开
内容介绍

全书通过近20万字、300余张战场写真照片以及资料图片,选取诸多经典战例,完整地讲述德国武装党卫军第3“髑髅”装甲师从建立,到西线参加第一战,再到东线血战,直至毁灭的战斗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尽管第16集团军司令布施上将一再承诺,可情况实在太糟了。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不仅没法撤出一线,反而还要承担越来越重的防务。在第503步兵团脱离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建制后,第10军又命令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接过原本属于德国陆军第30步兵师6团右翼的伊尼亚尼瓦。在防御正面进一步增大的同时,SS“髑髅”侦察营却又被第10军收走,充当军预备队。
如此安排,让身负全师重担的提奥多尔•艾克地区总队长气愤不已。根据统计,从1941年6月24日到12月1日,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因各种原因损失了8993人,相当于半数兵力被一扫而空。与此相对,从1941年8月11日到12月1日他们获得的补充兵不过4905人,而且训练水平大不如前。两相比较,就可以看出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的战斗力下滑得多么严重。
至苏军冬季反攻到来前,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平均每个步兵连只有不到80名官兵。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勒布元帅也曾在11月中旬批准让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撤离一线,休整一段时间。可,勒布元帅的承诺和布施上将一样,根本无法兑现。因为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是北方集团军群的中坚力量,一旦撤出一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论是勒布元帅,还是布施上将,谁也不敢承担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撤出一线带来的风险。
1941年12月6日,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对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发动了大规模反击。在中央方向战火纷飞的同时,北方集团军群方面却较为平静,苏军仅以连级规模的兵力进行战斗侦察和袭扰,且均被北方集团军群各师击退。利用这个难得的战斗间隙,德军各师继续修筑碉堡,改善阵地防御体系,维持道路畅通,准备迎击苏军的进攻。雪下得越来越大,12月25日降雪量达到80厘米,气温下降到零下42摄氏度。这是德军从未经历过的严寒,要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打仗,德军确实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严寒降临的同时,北方集团军群也普遍没有准备冬装军大衣,冻伤率急剧上升。SS“髑髅”摩托化步兵师,作为一个摩托化步兵师,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许多摩托车驾驶员就因为没有备用轮胎,而眼睁睁地看着装备无法动弹。
10月初,日本内阁做出了南进、继续和苏联保持和平的决定。日本政府的这个秘密决定,由德国驻日本大使馆的新闻官佐尔格(潜伏在德军阵营的苏联间谍)秘密向苏军情报局汇报。日本的这个决定对苏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根据这个情况,斯大林决定从远东军区对日正面抽调大批西伯利亚部队开往苏联欧洲部分,准备在组织对中央集团军群大反攻的同时,狠狠打击北方集团军群,解列宁格勒之围。
苏军在把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向西击退了150到300公里的同时,把防寒装备精良的突击集团军调到伊尔门湖两岸,对北方集团军群所属的第16集团军实施突击。第16集团军在伊尔门湖北岸,从诺夫哥罗德到季赫温之间宽达150公里的防线上兵力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击退苏军的进攻。因此,勒布元帅在苏军发起大反攻后,就决定放弃季赫温,把战线收缩到沃尔霍夫河与施柳塞尔堡。激进的勒布元帅在苏军反攻的时候,竟然向阿道夫•希特勒提议,要一口气退回波兰,这样才能让北方集团军群喘上口气,有足够的时间应对苏军的进攻。
德国国防军*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断然拒绝了这个无理的请求。他很清楚拿破仑1812年冬季大撤退的结果,不仅会导致更多的德军将士白白送命,断送1941年6月到12月的所有战果,而且你退到波兰就有既设防线能站稳脚跟么?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就地死守,不惜一切代价击退苏军的反攻。在给勒布元帅的回电中,阿道夫•希特勒下令一步也不准后退,要依托战术支撑点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组织*顽强的抵抗,把苏军的攻势气焰给压下去。然而,希特勒的这个决定,却遭到了普鲁士军官团的集体反对。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元帅、冯•勒布元帅、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冯•包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和霍普纳上将,以及一批军长和师长被革职。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髑髅”师诞生
第二章 西线烽火
第三章 列宁格勒之血
第四章 杰米扬斯克的辉煌
第五章 哈尔科夫之战
第六章 “堡垒”行动——库尔斯克战役
第七章 第聂伯河防御战
第八章 罗马尼亚战役
第九章 波兰战场
第十章 从布达佩斯到维也纳
附 录 武装党卫军军衔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