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弱者的抗争:美国宪法的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55723
  • 作      者:
    陶龙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国宪法是历史最悠久的成文宪法,1791年加入“权利法案”后,这部宪法原文至今未被变更一字。而在历史的洪流里,这部屹立不摇的宪法,虽文字不变,但它的适用却是“活”的,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及众多判例,使它面目更加清晰。当我们细细梳理它的发展过程将会发现,里面饱含小人物们的呐喊与呻吟。


展开
作者简介
  陶龙生,台湾大学、哈佛法学院毕业,康乃尔大学法学博士与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法学教授,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研究员,美国司法部训练所主任。现为美国华府主流事务所(1400位律师)资深合伙人。亦任美国高科技公司法律主管。
  曾于美国、英国、德国和台湾地区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论著经常出现于法学课本中,美国最高法院在格莱葛诉乔治亚州(Gregg v. Georgia)一案中援引了他的著述。曾获“十大杰出美国青年”、“杰出亚裔美国人五十强”、“千禧名人”、最佳文艺著作奖等多项殊荣。近年来陶龍生结合其专业法律素养,撰写一系列精彩推理小说《证据》、《拉斯维加斯的春天》、《转折点》、《沉冤》、《合理的怀疑》、《判决》、《共谋者》等书。小说中塑造多位成功的华裔年轻男女在美国法庭内破解各类法律案件,呈现不平凡案例中贴近人生的平凡现实。


展开
内容介绍
  1857年,黑奴史考特的判决引发了南北战争。1896年之前,继华人铁路建工丁方越无身份证明被判遣返原国后,洗衣店老板李益世挑战种族主义者成功。但同一年,拥有八分之一黑人血统的鞋匠普莱西挑战黑白分隔“分而平等”却未果,直至1954年,“分而平等”被几位小学生的贫穷父母成功推翻。禁止地方警察非法闯入民宅搜索扣押证据的判例,平反了一位收藏黄色书刊的单身女子。保护言论自由最有力的意见,起源于检警拘捕囚禁五位散发反战传单的年轻人。一位18岁青年的横死,使得最高法院禁止全国警察在追捕人犯时从背后开枪。导致总统辞职(水门事件)的判决,由一位大楼的保安队员开始。凡此种种,没有这些关于平等权的判例,今日的美国,不会是我们所熟悉的“人生而平等”的国度。
  本书作者以善于说故事的文笔,在宪法弘大架构中,倾听美国小人物们的呼喊,这些故事上演的不是个人的荣辱利益,而是一个国家,本着宪法精神,逐渐走向真正民主的历程,而这个历程,不单单属于美国,同时,也属于所有参阅美国宪法立宪的国家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司法至上1

亚当斯总统御任前夕,签署一批行政命令,企图将自己的支持者,派任到行政和司法机关,充任重要官职。由于时间短促,匆忙中来不及将这些命令送达给当事人,留置在人事署中,亚当斯便下任了。面对马伯里的申诉,现任总统杰斐逊放话:“马歇尔尽管作他的判决,让他试试向我执行吧!”一面是前任总统依法签署的行政命令,一面是现任总统拒不承认。年轻的最高法院陷入了两难。

  第二章 排华法案7

“排华法案”是美国第一宗专门对付一种群体族裔的联邦法律。华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合法的身份,而不是由政府负举证责任,证明他们犯法。任何华人在任何时地,都有受侮辱和受迫害的机会。即使一位美国公民,因为他的华人面孔,也不免当街遭警员侮辱和滥捕。华人丁方越虽然败诉,却换来了持反对意见的四位大法官的判词:“今天的判决,是宪法史上的污点。本法院眼睁睁看到国会制订一道不合宪法规定的法律。因为宪法明文规定,人民有权接受法院的审判;政府负责证明人民犯罪的行为;如果没有经过法院审判,警察没有权力无限期地拘禁老百姓。‘排华法案’和它的执行,违反了所有的宪法保障。”

  第三章 异族通婚13

1957年罗文与米琦小姐结婚,1965年夫妇回弗吉尼亚州暂住。邻居向官方检举称,罗文是白男人,其妻米琦是黑女人。弗州法院判他们两人有罪,而最高法院却不这么认为。“罗文案”将弗吉尼亚州和其他15州禁止黑白通婚的法律,一网打尽,摧毁了美国地方文化中残留的种族主义在法律中的遗痕。

  第四章 忠贞誓词19

1956年最高法院宣判,强迫公立学校学生向国旗敬礼并朗诵忠贞誓词的法律无效,因为它违反了美国宪法。杰克逊法官说:“如果我们宪法上有一颗恒久闪烁的星,那便是:任何政府官吏,无论地位有多高,没有权力规定我们在政治中的正统意识或在宗教中的信仰。”

  第五章 清晰而立即的危险31

1918年有5个俄国出生的美国人,在纽约书写和印制传单,呼吁人民反对美国在欧洲战场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政府将他们拘捕和起诉,法院并判他们各20年徒刑。这项判决引发著名的大法官霍姆斯强烈反对。他这样写道:“语言与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连贯的关系。一个人表达语言,因为他有主观的意图。主观的意图经过语言,有时会产生必然的后果,但有时不一定产生必然的后果。……法律不能处罚语言的表达,除非语言的后果,必将引起清晰而立即的危险。”

  第六章 收集黄色书刊的女孩41

1957年,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城,警察根据密报,指某一家房屋内窝藏逃犯。这家的主人,名叫多丽·麦普,是位29岁的单身非裔女子。七位警员在门口要求入内搜索,遭麦普小姐拒绝。麦普要求警察出示法院颁发的搜索状。一位警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白纸,在她面前晃一下,称那是搜索状,但不肯让麦普过目。麦普手快,一把抢下白纸,并塞入胸罩中。

  第七章 毒树的果实47

在旧金山市“李文握街”第117号曾有一家洗衣店,店主名叫詹姆斯·蔡。政府的缉毒特派员,根据情报,认为他的店铺内藏有毒品。一天清晨,五位缉毒员破门而入,将蔡某拷住双手,逼问他毒品何在。蔡某回答,他没有毒品,不过另有一人,叫钱宁·余,住在第十一街,是个毒品贩子。

  第八章 史考兹勃洛的孩子们53

林肯曾说:“当无辜的你被强大的政府指控时,你将被众人唾弃、亲友走避。在法庭中孤独的你,唯一可以信赖而能协助你脱困的,只有你的辩护律师。”在“鲍威尔案”中,史考兹勃洛的孩子们无知和文盲,被关在狱中,面对大众的仇视,受到严密监控,朋友和家人都在外州,无法联络。并且更甚者,他们面对死亡的威胁,是谁不肯给这些黑人青年合理的时间和机会去寻求律师的协助,明白地拒绝他们的正当程序。鲍威尔曾向母亲表示:“我永不放弃,社会上的那些人如此憎恨我,但我不放弃。”

  第九章 穷汉的信63

二十多年前最高法院早已决定,除非“死刑”案,“律师权”是联邦权而不拘束各州。那已是成例。吉迪恩只面对五年徒刑,所以吉迪恩的声诉,没有宪法根据。佛州的检察长的赌注,是今天的最高法院,不至于推翻昨天最高法院建立的成例。几天之后,吉迪恩寄来他的回答:“没有律师协助,老百姓不能分辨什么是可信的证据,什么是传闻证据,什么证词可采纳,什么说词不应被采纳。没有律师的协助,无辜的我,没有得到公平的审判。”

  第十章 米兰达警语73

警察拘捕被告的时刻开始,必须明白告诉他,可保持缄默。如果被告表示要保持缄默,警察须停止讯问。警察必须明白告诉被告,可找律师商量。如果被告要求律师,讯问须停止。其后再讯问时,律师必须在场。警察应明白告知,在拘留中所做的言词,将来在法庭中可用为对被告不利的证据。

  第十一章 穷寇莫追79

1974103日半夜孟菲斯城警局接到电话报案,指邻居的房屋有人非法入侵。警员海曼到房屋后院查看,看到一个黑影正在逃跑。在电筒照射下,海曼警员清晰地看到嫌疑犯,是位十七八岁的年轻黑人男子,高约五尺七寸,身材瘦削。那男子回头看到警员,立刻回身去爬栏杆,企图翻越逃跑。海曼大声呼叫他站住,见他仍不停止,举枪射击,子弹射中男子后脑,一枪毙命。事后搜查死者的身体发现他口袋中只有十美金。

  第十二章 合理的怀疑83

19727月,男子詹姆斯·英格霍夫在蒙塔纳州的山野中采集野菜,遇到一男一女,男名约翰,女名帕佛拉。采完野菜后,三人前往附近小城的酒吧中饮酒。三人痛饮了一天一夜,最后搭乘詹姆斯的汽车,在公路上闲逛。次日有巡逻警车看到路边一辆停车,检查发现前座一男一女,头部各中一枪毙命,而在后座酣睡的则是酒醉的詹姆斯。

  第十三章 第三者的话93

当检察官试图播放克劳福太太的一段对被告克劳福不利的录音谈话时,被告的辩护律师连忙起立,向法官表示反对并申辩:“这段录音是传闻证据,法官应该将它排斥。因为证人没有出庭作证,被告没有机会在法庭中反诘问她。庭外第三者所做的证词,是典型的传闻证词。我们没有机会盘问证人,追寻真相。法官如不排斥这段录音,便违反了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它保障刑事被告有权在法庭中与证人‘对质’。”

  第十四章 优胜劣败103

弗吉尼亚州颁布“种族尊严法”和“优生节育法”两部法律后,政客们更进一步希望取得各级法院的认可,因为法院采纳才算数。于是他们寻找“标准”对象,希望在法院中取得同情和支持这种法律的判决。得到法院认可,便可高枕无忧。在弗州的精神病院中,他们看中一位18岁的白种女孩,名叫卡莉·布克。

  第十五章 严格审视111

1940年,杰克·史金纳被控窃盗罪。他的前科包括偷鸡、抢劫和窃盗三罪。俄克拉荷马州的法院,判他有罪并命令强制切割他的生殖器官。史金纳是个贫穷而没有出息的白人。但他不服判决,由打抱不平的律师一路替他把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

  第十六章 妇女的身体117

布莱克蒙大法官有时踱步到最高法院大厦的门前,向小贩购买“热狗”腊肠当中餐。他会自我介绍“我名叫哈利。我是政府的职员。”他于1999年逝世,年90岁。2004年国会图书馆开放这位大法官生前的墨稿。其中有一段他的回忆:“在韦德案中,我将女子的怀孕期分为三期,每期三个月。那时我想不出其他方法,只好随意这样平分了。”


 


展开
目录
感 言1
自 序3
美国宪法简介6
美国法院制度图12
重要美国宪法修正案原文节选13
前 言 华人的叹息17
第一章 司法至上1
第二章 排华法案7
第三章 异族通婚13
第四章 忠贞誓词19
第五章 清晰而立即的危险31
第六章 收集黄色书刊的女孩41
第七章 毒树的果实47
第八章 史考兹勃洛的孩子们53
第九章 穷汉的信63
第十章 米兰达警语73
第十一章 穷寇莫追79
第十二章 合理的怀疑83
第十三章 第三者的话93
第十四章 优胜劣败103
第十五章 严格审视111
第十六章 妇女的身体117
第十七章 “人”的意义129
第十八章 隔离与平等139
第十九章 白人的反弹151
第二十章 “淫秽”的标准161
第二十一章 “水门”风波的牺牲者171
第二十二章 四百分之一票181
第二十三章 国安和自由187
第二十四章 政府的大门195
第二十五章 扫荡移民201
第二十六章 五千万人205
结 语 徘徊在前进与后退之间215
后 话22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