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诉讼调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60927
  • 作      者:
    沈志先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法官智库丛书》是一套实践型开放性的学术著作,由上海市三级法院审判经验较为丰富的资深法官编写。“丛书”素材虽多取自于上海法院审判之实践,研究视野却不囿于上海之一域;目标虽着眼于服务司法实践、社会公众之需求,研究内容却不局限于实证之分析,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深度和理论研究成果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古往今来,公正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司法的永恒主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为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数量多发、诉求多样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权利义务关系和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社会对司法的需求及对公正的期待日益增强。
司法公正应该是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形象公正的有机统一,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我们既要注重司法的实践性,即通过对每一个具体的案件明是非、断责任、解纠纷,来实现司法的基本功能;还要注重司法的思辨性,即立足审判实践,加强理性思考,使每一个司法个案的解决,既符合政治方向又符合法律规定,既体现法律精神又体现社情民意。这就要求新时期的人民法官应当是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娴熟的司法能力和精湛的法律素养,能够不断适应司法新形势,解决司法新问题,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充满睿智的群体。
早在2004年前,上海法院就曾编写了《法官素养与能力培训读本》,作为全市三级法院法官集中系统轮训的教材,该书为提高上海法官的司法能力、规范司法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人民法院在实现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新的思考和新的作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借鉴《法官素养与能力培训读本》编写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纂《法官智库丛书》,其编纂出版的过程,是法官智慧集聚和传承的过程,是法官的法学素养、司法技能与司法经验自我总结提高的过程,也是法官的知识储备自我更新的过程。“丛书”的出版将有利于法官群体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以造就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法官队伍。
《法官智库丛书》这一名称,标志着这是一套实践型开放性的学术著作。所谓实践型,是指该“丛书”由上海三级法院审判经验较为丰富的资深法官编写,选择驾驭庭审、诉讼调解、法律适用、证据规则、自由裁量、知产审判、文书制作等系列性的实践主题进行总结,凸显了立足法官审判需求,回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实践特色。所谓开放性,是指该“丛书”坚持司法观点的与时俱进以及主题内容的与日俱增,首批出版的这七本书,只是阶段性成果,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丛书”的内容将不断扩充,它将长期编纂下去。所谓学术性,则是指“丛书”素材虽多取自于上海法院审判之实践,研究视野却不囿于上海之一域;目标虽着眼于服务司法实践之需求,研究内容却不局限于实证之分析,而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深度和理论研究成果价值。
《法官智库丛书》的出版也为人民法院加强民意沟通,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丛书”的特色之一就是由法官编写,写法官的工作,把法官的思维方式、审判心路历程、法官对应用法学的研究,通过“丛书”向社会公开,为法律工作者、法律院校师生、人民调解员等提供了解法官思维的路径、研究法学课题的素材、解决法律争议的方法、评判法律问题的尺度。 “丛书”的出版还能让社会公众看到法官是如何依法明断,定分止争,知晓裁判背后的法律原理和法律精神。这既为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提供了帮助,也有助于保障公民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实现人民法院在民意沟通质量和效果上的进一步提升。
“丛书”的编纂出版凝聚着上海三级法院法官的心血,我衷心期待上海法院有更多的法官,在繁忙的断案之余,润泽笔墨,利用该“丛书”的平台,积极奉献自己的司法智慧,为把人民法院建设成为最讲理、最文明、最公正的司法场所而共同努力。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大法官
二○○九年十月十六日



2009年版前言
2007年以来,为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上海各级法院以“案结事了”作为审判工作追求的目标,高度重视诉讼调解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诉讼调解机制,完善诉讼调解制度,创新诉讼调解方法,提高诉讼调解水平,大力推进诉讼调解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法官的调解能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决定组织力量编写诉讼调解能力培训教材,对全市法官进行全员轮训。2008年下半年,以盛勇强副院长为组长的教材编写小组开始了调研和论证工作。上海各级法院近八十名法官参加了相关工作,其中六十余人参与撰写,其间数易其稿,今天终以《法官智库丛书》的首部著作付梓问世。在该书成稿的过程中,恰逢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发表了关于全面加强调解工作,正确认识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的内涵,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的重要讲话,不仅为今后人民法院调解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本书的修订奠定了基础。
王胜俊院长指出,司法能力不是简单的庭审技巧,而是理念、知识、经验和技能有机结合的本领。善于裁判的能力是高水平的司法能力,善于调解的能力也是高水平的司法能力。如何提高调解能力,在诉讼中通过调解化解纷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总结出规律性的经验和系统化的策略技巧,我们把调解过程分为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最后阶段三阶段。每一阶段调解工作的重点不一样。在准备阶段,重在分析纠纷,找出案件的症结所在,确定合适的调解参加人和调解时机;在进行阶段,关键在于运用适当的调解方法,促使双方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在最后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如何突破调解中的障碍,择优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并非每个案件的调解过程都可以清晰地分为这三个阶段,我们这样划分是为了尽可能精确地展现出调解的过程,也便于分析总结调解各阶段的经验与理论,希望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法官主持调解是一门艺术,并非简单地向当事人说教一番或摆摆事实、讲讲法条就能解决问题。法官要更多地运用社会实践经验,更深入地分析当事人心理,更好地为当事人达成利益的平衡。本书也试图从这些角度对诉讼调解做更全面的分析。同时,本书也详细地介绍了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海商纠纷诉讼调解的策略与技巧,尽管调解的方式方法有雷同之处,却都是根据纠纷案件的实际,灵活具体地运用了调解策略和技巧。它凝集了法官的聪明睿智和实践经验,为本书的特色。此外,本书还扩展了“诉讼调解”的范围,将行政诉讼协调和解以及案件执行、审查申请再审与再审审理中的和解和矛盾化解工作,作了提炼和总结。
在当前各项审判任务都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参加编写的法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撰稿,他们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勤的劳动。尤其是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系统地总结诉讼调解的经验和工作机制,难度较大,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时间紧促,本书不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二○○九年九月



2014年修订版前言
本书自200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受到业内同仁的欢迎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但随着法治的完善,审判实践的发展,书中的有些内容已“落伍”须加以修订,其目的在于维护本书及《法官智库丛书》的生命周期。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矛盾纠纷凸显,诉讼案件数量增多,为了适用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8月28日颁布《人民调解法》,确认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2012年3月14日第二次修正《刑事诉讼法》,明确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同年8月31日第二次修正《民事诉讼法》,其中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完善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机制等,最高人民法院也适时制定了相关司法解释,为修订本书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此同时,上海法院为推动以诉调对接为核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多举措提高法官的诉讼调解能力,探索和积累的新经验,为修订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据于此,我们组织了本书的作者,在现有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新施行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中的一些成熟经验予以修订和补充。
本书修订中不免还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二○一四年三月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诉讼调解概论/

第一节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一般理论/

一、纠纷/

二、纠纷解决机制/

第二节解析诉讼调解/

一、诉讼调解及其内在结构/

二、诉讼调解的性质/

三、诉讼调解制度的价值诉求与功能定位/

四、诉讼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

第二章诉讼调解制度/

第一节从历史的视角看诉讼调解制度/

一、中国古代传统调解制度/

二、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诉讼调解/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诉讼调解/

第二节从全球的视角看诉讼调解制度/

一、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法院调解制度/

二、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和解制度/

第三节我国当今诉讼调解的法律规范/

一、《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意见》对诉讼调解的规定/

二、其他司法解释、规范对诉讼调解的规定/

第四节我国当今诉讼调解的程序设置/

一、诉前调解/

二、民事诉讼调解/

三、执行和解/

四、行政侵权赔偿诉讼、刑事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调解/


第五节诉讼调解制度的发展与未来/

一、诉讼调解的广泛运用/

二、法治背景下的诉讼调解/

三、调解程序的规范化/

四、调审分离的基本结构/

五、诉讼调解配套措施的跟进/

第三章诉讼调解的原则/

第一节自愿原则/

一、自愿原则概述/

二、自愿原则的适用/

第二节合法原则/

一、合法原则概述/

二、合法原则的适用/

第三节中立原则/

一、中立原则概述/

二、中立原则的适用/

第四节诚实信用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第五节效率原则/

一、效率原则概述/

二、效率原则的适用/

第四章诉讼调解参加人/

第一节诉讼调解中的法官/

一、法官在诉讼调解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法官调解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三、法官的心理品质塑造/

第二节调解中的当事人/

一、概述/

二、调解中当事人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诉讼调解中的代理人/

一、代理人的角色特点/

二、律师在调解中的作用/

第四节诉讼调解中的其他参与者/

一、与诉讼调解利益关联人/

二、与诉讼调解无利益关联人/

第二编诉讼调解策略与技巧

第一章诉讼调解准备阶段的策略和技巧/

第一节分析纠纷/

一、纠纷的可调解性/

二、纠纷的可调和性/

第二节管理纠纷/

一、对症下药、找出争议焦点/

二、发现共同利益/

三、确立调解目标/

四、选择调解策略/

第三节确定合适的调解参加人/

一、调解人选的确定/

二、当事人的确定/

三、合适的其他诉讼参与人/

第四节选择的必要 —— 确定调解合适的时机、时间和地点/

一、选择调解时机/

二、选择适当的地点等因素/

第二章诉讼调解进行阶段的策略与技巧/

第一节诉讼调解进行阶段的方式选择/

一、开庭调解/

二、委托调解/

三、信函调解/

四、电话调解/

五、上门调解/

第二节诉讼调解进行阶段的基本程序/

一、开场前/

二、实施调解/

三、形成初步方案/

第三节诉讼调解进行阶段的策略、技巧与方法/

一、调解的策略选择/

二、调解策略的运用/

三、诉讼调解的常用方法/

第四节调处群体性纠纷、集团纠纷的策略与技巧/

一、调处群体性纠纷的策略及思路/

二、调处群体性纠纷的方法及技巧/

第三章诉讼调解最后阶段的策略与技巧/

第一节寻求解决方案/

一、最后阶段的引导和说服技巧/

二、突破最后障碍/

三、调解方案的择优和完善/

四、控制调解的节奏和期限/

五、调解的保密问题/

第二节主持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和解协议/

一、调解协议的签订/

二、调解协议的确认/

第三节制作调解书/

一、调解书的性质和种类/

二、调解书的效力/

三、调解书制作的规范性要求及需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防止虚假诉讼/

一、虚假诉讼概述/

二、如何防止和处理虚假诉讼/

第三编民事纠纷的诉讼调解

第一章传统民事纠纷的诉讼调解/

第一节婚姻家庭纠纷的调解/

一、婚姻家庭纠纷概述/

二、离婚纠纷的调解/

三、赡养纠纷的调解/

四、析产、继承纠纷的调解/

五、遗嘱纠纷的调解/

第二节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

一、劳动争议纠纷概述/

二、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的调解/

三、缴纳社会保险纠纷的调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