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腐败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74843
  • 作      者:
    赵秉志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腐败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腐败犯罪亦是当前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日益猖獗的腐败犯罪不仅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经济健康的发展,破坏了社会整体秩序,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公信力,对国家的稳定构成潜在的乃至现实的威胁,成为社会的巨大隐患。本届论坛以“腐败犯罪的惩治与预防”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腐败犯罪的立法完善、司法适用、预防机制、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与追诉以及反腐公约在中国的贯彻等立法与司法疑难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又深入的研讨,进一步加强了理论与实务的联系和互动,促进了理论和实务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医疗商业贿赂与特定的场域惯习有关
  何谓“场域”,布迪厄认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一个场域的结构可以被看作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这些位置是根据他们在争夺各种权力或资本的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③他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
  可见,“场域”首先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空间,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这既是不同场域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不同场域得以存在的依据。这种不同场域之间各自形成的且相对独立的“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就构成了该场域特有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征象;其次“场域”是一个有着自己惯习的建构性空间。在布迪厄看来,在场域里活动的“社会行动者并非被外力机械地推来扯去的'粒子'。正相反,他们是资本的承载者,而且,基于他们的轨迹和他们利用自身所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他们具有一种使他们积极踊跃地行事的倾向,其目的要么是竭力维持现有的资本分配格局,要么是起而颠覆它。”①这样,每个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惯习作为一个同时具备了持续性与变换可能性的性情倾向系统,它是某个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高度一致、相当稳定的品位、信仰和习惯的总和,是特定共同体的集体认同和身份徽记,它体现了“行动者”的感知图式、评价图式、思维图式和行动图式的一致性。
  当我们借用皮埃尔·布迪厄的这一场域惯习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社会组织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解读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有两个基本变量对社会组织商业贿赂行为产生着巨大影响。
  1.商业场域对社会组织商业贿赂行为的影响
  如果按照布迪厄的理论进行解释就是:这是商业场域现象的必然反映。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人们进行商事交易活动的建构性空间——商业场域,作为社会组织的法人和非法人单位是商业场域的最基本行动者,它们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自然人之间的各种互动行为,包括越轨行为,争夺场域各种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特别是稀缺性资源,并在互动中受场域“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的制约或影响,但同时又会不断地创制新的逻辑、规则和常规,包括越轨的逻辑、规则和常规。基于行业的不同,在商业场域中,又被分为若干不同的小场域,各小场域之间,由于场域行动者不尽相同,权力或资本性质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各小场域之间不仅在场域的逻辑、规则和常规方面会有所不同,在行动主体受场域的逻辑、规则和常规的制约或影响方面也会有程度上的差异。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社会组织的商业贿赂行为如何进行社会控制,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上编 腐败犯罪的惩防问题
论中国反腐败刑事法治的完善
基本刑事政策视域下贿赂犯罪立法的应然走向
对中国腐败犯罪立法的反思与建议
探析跨国商业贿赂犯罪的问题及出路
职务犯罪预防对策实证分析
——以S市检察院办理医疗案件为例
中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策略与选择以信息化为视角的分析
中国反腐机构设置之我见
医疗贿赂行为的原因、特点及控制
——以葛兰素史克在华贿赂案为视角
中国检察机关举报监督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以香港廉政公署举报监察制度为借鉴
社会管理创新与腐败问题的科学治理
变“对上负责”为“对下负责”:控制腐败的有效法律机制
——从中国选举法的系统修改说开去
中国反腐败刑事政策的实践偏差及原因剖析
论权力监督是遏制腐败犯罪的关键
中国反腐败背景下的政商关系与公权力边界
村官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行贿犯罪“高发难处”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以二分院近年办理的贿赂案件为视角
腐败犯罪的主体预防
走得太远的司法与理论
——对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解读的反思
新型贿赂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贪官收受“坐牢补偿费”能否认定为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骗取转让费的定性
居中联系又帮助转交财物是介绍贿赂还是行贿共犯
交易型受贿犯罪若干司法疑难问题辨析
“软贿赂”入刑问题探议
一一对《刑法》第385条完善意见
“性贿赂”入罪的必要性与正当性探究
环境污染职务犯罪查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
审判前财产没收程序到缺席审判之路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实践问题及立法完善
贪污罪、受贿罪死刑适用及相关问题探析

下编 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
让法律对外逃腐败分子不再“鞭长莫及”
——探析中国反腐败犯罪引渡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运用移民遣返措施境外追逃腐败人员之路径与难点分析
劝返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论中国追赃国际合作的法律依据和主要方式
论民事途径在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中的应用
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框架下的资产分享研究
资产没收与分享制度探析
——美国法的考察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