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论丛》第39卷共载论文21篇,秉承本论丛业已习惯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括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执行法学、犯罪学等刑法学诸多领域。
《刑法论丛》特设“刑法解释专栏”,收录了3篇相关文章。赵运锋、杜雪晶的“刑法确定性与刑法有效性关系辨析——兼论刑法实质解释适用规则”一文认为,刑法解释立场中的刑法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之争反映了刑法确定性与刑法有效性问题。田维在“论立法原意”一文中认为,在当前刑法知识转型的背景下,针对刑法解释,应在罪刑法定的基础上,从原则、规则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出发,探索能够正确理解立法原意的刑法解释路径。王祖书的论文“描述与分析:刑法目的论解释及其周边概念关系的厘清”对目的论解释进行历史溯源考察,并认为,目的论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关系问题可以转化为目的论解释的内部问题,即“目的论的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从而可顺利解决目的论解释的界限确定问题。
《刑法论丛》的其他栏目收录了下面一些优秀成果:
何荣功的“危险驾驶罪不应解释为过失抽象危险犯—与冯军教授商榷”一文,针对冯军教授提出的将危险驾驶罪归于过失抽象危险犯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
庞冬梅的“俄罗斯刑罚阶梯制度研究”一文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刑罚阶梯制度体系,对阶梯制度类型化作了阐释并总结出俄罗斯现行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即人道化、轻刑化、自由化与替代刑适度扩张。
郭建安、张崇脉的“战后台湾监狱发展的历史演进”一文,从台湾监狱管理机构、设立建造、职员任用、囚犯管理的变迁等方面,揭示了台湾监狱发展轨迹的特征。
展开